董开军:让“老赖”发抖,让群众拍手

2019-02-14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解决执行难,既是中央的重要部署,也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为全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从2018年4月份起在全省法院集中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发起总攻。经过9个月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安徽法院实现执行结案数大于收案数,执行工作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近日,人民网记者专访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开军。 

董开军在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重点报告了安徽省“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取得的成效,赢得人大代表阵阵掌声

人民网:“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在安徽掀起了一股风暴,行动有力,成果丰硕,顺民心,得民意。请您介绍下,开展此次行动的初衷和目标是什么?目前最新的战果如何?

董开军:解决执行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贯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

安徽法院与全国法院一道,经过两年的攻坚克难,推动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执行环境持续优化,执行质效大幅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积极进展。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省法院执行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离人民群众的期待、离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的要求、离全国先进法院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称。从去年省“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建议看,反映最突出的、最多的还是执行领域的问题。攻克执行难这一存在了几十年的历史难题,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关头、质变的临界点,时不我待。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省高院党组决定在全省法院全面发起一场“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举全省法院之力、聚全社会之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意志,向执行难这个顽瘴痼疾发起总攻,奋力推动安徽法院执行工作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近一年来,“江淮风暴”狂飙突进,席卷皖江南北、淮河两岸,“老赖”们瑟瑟发抖,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广大干警累并快乐着,心中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具体来说,有六大战果。其一,第三方评估四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根据第三方评估要求,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终本案件合格率、信访办结率、三年首次执行实施案件结案率四项核心指标中,前三项指标要达到90%以上,后一项指标要达到80%以上,才算达标。我省法院四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现已分别达到98.58%、99.81%、99.33%、96.96%,保持高位运行。其二,执行结案数同比显著上升。去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306317件,新收265812件,同比分别上升19.87%、19.84%;结案286253件,同比上升33.12%。结案率达93.45%,在全国法院名列前茅。其三,执行工作步入良性循环。长期以来,安徽法院一直是执行收案数大于同期结案数,去年5月份首次出现历史性拐点,即结案数开始大于同期收案数。全年结收案比为107.69%,结案数也已经大于收案数,这标志着我省执行工作已经告别了陈案越积越多的历史,步入了良性循环的新时期。其四,执结标的额、执行到位金额显著增长。去年全省法院执结标的额达1669.41亿元,同比增长56.41%;执行保全和实际执行到位金额达1226.99亿元,同比增长59.9%。真金白银得到兑现,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显著增强。其五,执行力度空前加大。去年全省法院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0032人并进行公开曝光,对276002人在置产置业、担任公职、高消费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老赖”,共罚款991.51万元,拘传15517人,拘留8031人,移送(自诉)追究刑事责任933人,迫使18476名“老赖”自动清偿债务22.41亿元。其六,执行治本之策不断蓄积。推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保险体系、破产制度、执行救助制度等,出台加强和规范执行案件终结执行、“执转破”等制度性措施,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打下了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等领导同志充分肯定,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等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给予肯定。

人民网:在具体执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破解的?

董开军:在“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推进过程中,我省法院主要遇到了以下困难。一是执行办案压力很大。一方面,执行案件持续大幅增长,胜诉当事人翘首以盼;另一方面,广大执行干警经过将近一年高强度的持续攻坚、连续作战,非常辛苦,非常疲惫。与全国法院同步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仍有不少压力,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二是查人找人难。查找被执行人行踪是执行工作面临的第一项任务,找不到人,后续的执行工作就无从谈起。虽然我们与省公安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查询被执行人信息及扣押被执行人车辆的若干规定》,查人找人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相当数量的被执行人想方设法隐藏行踪、规避执行,或者昼出夜归、避而不见,或者关门闭户、外出打工,跟法院“躲猫猫”“玩失踪”,被执行人处所难以确定仍是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难题。三是协助执行义务人协助执行配合度不高。一些银行、政府相关部门存在敷衍推诿、拒不履行协助义务等现象。四是涉金融债权案件财产处置难问题突出。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房产等流拍现象普遍,无法变现,以物抵债又难以推进。五是“执行不能”案件占较大比例。从全国范围来看,约有43%属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不能”案件,我省情况与此大体相同。“执行不能”案件所涉债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法人债务,被执行企业债台高筑、濒临破产,甚至处于无人员、无财产、无办公场所的状态;另一类是自然人债务,被执行人自始就财力有限,甚至“家徒四壁”,确无清偿能力。六是不规范执行依然存在。个别法院片面追求执结率,对案件审查程序不够严格,少数干警执行方式方法有时失之简单、失之随意。

对此,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拓展深化执行攻坚成效。积极呼吁加快制定强制执行法,完善现行破产法,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同时,加大对“执行不能”的宣传力度,促进全社会形成更加理解支持执行工作的良好氛围。

人民网:我们看到,这次“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不仅打击“老赖”成效显著,宣传上也打出了“江淮风暴”的影响。具体是如何做到的?

董开军:发起“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以来,我们坚持把执行宣传作为第二战场,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载体,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大规模、大声势、大阵仗的执行宣传,在全省乃至全国造出了声势、树立了品牌,为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江淮风暴”声名远播、美名远扬,大大提升了安徽法院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主要做法有三点。

其一,推进大宣传。省高院同步成立“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同步制定宣传方案,同步推进落实宣传任务。自上而下统一宣传口径,对外统一以“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的总名义开展宣传,统一制作宣传海报和视频宣传片供全省各级法院使用,增强执行宣传整体性、协同性,提升“江淮风暴”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广泛借力使力,共同推进执行宣传。省高院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召开“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社会宣传工作推进会,并先后两次发出通知,就做好“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社会宣传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省网信办发出网上宣传通知,在省内网站及“两微一端”全网推送执行攻坚有关宣传报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影院在每场电影放映前播放执行攻坚战公益宣传片。

其二,用好全媒体。依托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大力开展高密度、高频度、高强度的宣传,共刊发执行攻坚宣传稿件23714件,其中国家级媒体4965件,中央电视台播发安徽法院执行攻坚信息6条;《人民法院报》刊载安徽法院执行攻坚信息247篇,头版刊载49篇。在最高法院新闻局、执行局支持下,我们于去年6月份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等40多家新闻媒体,开展“江淮风暴”全媒体直播主题宣传活动,在线和电视观看人次超过1500万。充分发挥全省三级法院官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矩阵的作用,实时播报执行攻坚进展及成效。广泛利用微视频、微动漫、H5等多种传播载体,砥砺干警执行攻坚士气,弘扬崇法尚德、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信息渠道作用,通过各级先锋网、文明网、长安网、效能网等党务政务网站推送信息8697条,全方位扩大“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影响力。

其三,扩大覆盖面。全面加强“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社会面宣传,为总攻决战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坚持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公交站、码头同布局,商业中心大屏幕、社区海报、电影院线、乡村“邮政送”齐发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江淮风暴”强势袭来。同时,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见证执行、参与执行,着力提升社会各界对“江淮风暴”的理解和支持。去年6月中旬,我们邀请部分全国和省人大代表赴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四地法院,实地见证“江淮风暴”,助推执行攻坚;去年8月初,33名全国人大代表来皖集中视察执行工作,在观摩执行指挥中心、执行现场中,近距离感受体验“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江淮风暴”影响遍及江淮、波及广泛,营造出更加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良好社会环境。

人民网:在这次“战役”中,有没有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

董开军:要说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实在是太多了。发起“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以来,我实地调研了全省16个地市42个中、基层法院,每到一地,都能听到基层同志们迎难而上、矢志攻坚的感人事迹;每到一地,都能亲身感受到基层同志们宵衣旰食、夙夜在公的奉献精神。

比如,阜南县法院院长常生,经常自己带队,参与执行专项行动,与执行干警们一起围捕“老赖”。前不久,他现场痛斥“老赖”的一段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面对新一轮集中执行行动擒获的数十名“老赖”,常生同志用三句话厉声怒斥:“欠钱是不对的,还钱是应该的,欠钱不还是又孬又赖”,义正辞严,铿锵有力,让“老赖”们无地自容。这段视频上传网络后,被主流媒体广泛转载报道,并获得网友热情点赞。常生同志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抒发投身执行攻坚战的满怀豪情,原文是这样的:“热血铸一剑/百日磨炼/大笑今高中/何有艰难/大漠列阵/黄河百战穿金甲/塞上点兵/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凯歌征还。”

比如,池州市贵池区法院院长吴小明,用好打击拒执罪这把利剑,在破解执行难上出真招、动真格。内部,在执行局设立拒执罪案件合议庭,专门审理拒执罪案件;外部,加强与公安、特警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联合打击拒执罪工作机制。去年贵池法院受理拒执罪自诉案件200多件,决定逮捕200余人,逮捕到案170多人,4名“老赖”因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有力震慑了一批欠债不还的“老赖”,体现了执行的强制性,效果很好。同时,吴小明同志还非常注重调研,结合实践对执行工作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和探索,曾撰写一篇有关“拒执罪”的调研报告,去年4月发表在《中国审判》第五期司法前沿栏目,为适用和完善“拒执罪”提供了有益经验。

比如,颍上县法院院长宁亚伟,不仅是出了名的“拼命院长”,还是一名勤于探索、很有钻劲的“执行专家”。在他的认真谋划下,颍上县法院在全省首家设立了“执行110”举报热线,实行“5+2”和24小时全天候值班,第一时间受理举报线索,第一时间出警擒获“老赖”。

再如,合肥中院执行局副局长解作荣,一位女法官。前不久,她带领六名法警远赴千里之外的陕西省府谷县一矿区执行一起案件,在执行现场被被执行人雇佣的一群社会闲散人员及看押机器的工人团团围住。对此,他们不仅没有退缩,而且抓住时机进行普法释法,并在当地法院的配合下果断采取措施,控制带头阻挠人员。现场挖掘机被锁上,一名干警抡锤砸锁被工人阻挠,解作荣接过铁锤径直砸向铁锁。一位女法官,在千里之外的孤荒煤海间,这一超乎寻常的霸气举动,直接砸碎了闲散人员企图再次对抗的幻想,最后成功执行24辆挖掘机。

还有淮北市烈山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徐中明,一位在执行战线上奋战22年的老同志。承办执行案件3000余件,无一超期限,无一投诉信访,取得了淮北市法院“结案数最高、执结率最高、到位率最高、执行效率最高”的好成绩,受到当事群众、申请执行人充分认可。徐中明同志虽然患有心脏病,但为了不拖累工作,“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期间一直默默忍受着病痛,坚守在执行攻坚一线,积极参与“相城猎赖”“秋收行动”“攻坚冲刺月”等一系列执行专项行动,带头办理涉民生、涉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等执行案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像这样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干警和事例还有太多太多。他们当中既有基层法院的院长、局长,又有普通的干警职工;既有执行战线上的老兵,又有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兵;既有不畏流血的热血男儿,又有不让须眉的柔情巾帼。干警们再苦再累,也没有一句怨言,仍然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宣城中院执行干警创作了一首歌曲《执行使命》,就生动唱出了执行干警们的壮志豪情和阳光心态。

每当听到这些事、看到这些人,我都为之动容、深深感动,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信仰、热情、担当和奉献,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我想,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好干警,攻克执行难的制胜法宝。

人民网:回首此次“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您认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地方?

董开军:近一年来,“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取得累累的战果和成效,我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支持。省高院先后3次就“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开展情况专门向省委作出汇报,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步步深入推进“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就强力推进“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作出重要部署,16位省级领导先后对“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或提出工作要求。各地法院也分别就“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向当地党委作出汇报,各市、县领导表态全力支持,不少市、县党委还专门召开常委会,党委政法委召开执行工作联席会,研究推进本地“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其二,三级法院一体推进。省高院从发起“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伊始,就将其作为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总的平台、总的抓手,有关执行的所有活动、措施都在“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这个大平台下统一开展。省高院成立全省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领导小组,省高院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决策执行工作重大事项;5次召开全省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迎接第三方评估会、务虚会;31次召开执行攻坚战领导小组会,听取执行攻坚情况汇报,深入谋划推进。全省法院自上而下压实责任,一级抓一级,确保执行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其三,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用足用好查封、冻结、扣押、拍卖等执行措施,加大被执行人财产强制执行力度。全面强化失信惩戒,对“老赖”形成强大震慑。其四,充分激发干警士气干劲。广大执行干警斗志空前高昂,充满底气、保持锐气、焕发朝气,东征西伐、南征北战,以争分夺秒的状态投入到“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这场历史空前、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战斗中。大河上下、长城内外,都留下了安徽法院执行干警的足迹。在“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中,广大执行干警展现出空前的团结、空前的热情、空前的干劲。其五,全面强化执行保障。人员保障到位,全省126个法院在执行攻坚战打响的20天内全部按照不低于干警总数15%的比例迅速配齐执行人员;执行装备保障到位,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信息技术支撑到位,执行攻坚如虎添翼;内部衔接配合到位,各部门拧成“一股绳”。

综观这场“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也有一些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主要是“五个坚持”。第一,坚持“一把手”既要挂帅,更要出征。从高院到中院、基层法院,“一把手”一竿子插到底,亲自督战、亲自参战,亲赴执行现场拘人扣款、封车清房。如:来安县法院院长李汪全带头参与专项集中执行行动,深入现场,随队指挥;安庆市大观区法院院长章伏虎周末带领执行干警加班,抓小标的案件执行、金融案件腾房清场等。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做实督导督查。省高院成立16个督导组,分别包保督导相应的市法院,逐一拉出问题清单,实地进行对照检查和跟踪督办。建立16个执行督导微信群,随时交流、互动,在不断解决细节问题中推动落实。第三,坚持多方联动,齐心协力攻难关。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广泛争取支持、借力使力,推动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不断完善、落到实处,画出执行攻坚最大同心圆。与省发展改革委就进一步做好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工作发出通知,推动58家省直有关单位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与省公安厅联合出台协助查人扣车文件,助力执行攻坚;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对“执行不能”案件实行司法救助;与保险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执行+保险”执行救助新机制;与省综治办、民政厅联合下发通知,将协助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越来越多的部门参与、配合、支持“江淮风暴”,形成执行攻坚的强大合力。第四,坚持实践创新,用足用活执行举措。有的强化大数据思维,运用“互联网+数据分析”,实现网拍快速询价。有的组建快执团队、实施团队和事务团队,加快执行进度。有的对被执行人支付宝、微信钱包等进行冻结,让被执行人财产无处隐藏。有的积极引入金融保险部门、律师等参与执行,提升执行社会效应。第五,坚持社会宣传同步,形成浩大声势。强化执行社会宣传顶层设计,将执行社会宣传与执行攻坚同谋划、同安排、同推进,充分发挥执行社会宣传作为第二战场的侧翼作战功能,与执行办案第一战场分进合击、相互呼应,全面扩大“江淮风暴”执行攻坚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江淮风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人民网:推动解决执行难后,下一步省高院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董开军:切实解决执行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绝非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必须标本兼治,先治标后治本,边治标边治本,通过强力治标推动有效治本。“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应时而起,是满足人民群众司法公正需求、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的强力治标之举,其本身也是对治本的实践推动。当前,我们正在谋划执行难的长远解决之道、根本治理之策。为进一步提升执行办案效率,建立健全“江淮风暴”执行长效机制,推动我省基本解决执行难由强力治标转入有效治本,我们在全省法院部署开展了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和执行办案机制改革创新两项专题调研。成立“一把手”院长任主持人的课题组,聚三级法院之力、集广大干警之智,群策群力提出建设执行长效机制和推进执行模式改革创新、提升执行办案效率的可行性举措。在此基础上,拟出台《“江淮风暴”长效机制建设年行动方案》和《关于执行办案机制改革的意见》,作为我们2019年执行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巩固深化“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成果,推动安徽法院执行工作长期良性发展。

(宫礼)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