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长安网群: 合肥 淮北 亳州 宿州 蚌埠 阜阳 淮南 滁州 六安 马鞍山 芜湖 宣城 铜陵 池州 安庆 黄山 广德 宿松
 
安徽长安网首页>> 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共按“调和键”、奏出“和谐音”
黟县1078名调解员“同频共调”让“画里乡村”分外宁
稿件来源:安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19-03-11 17:30:12

安徽长安网讯 “孙书记,今年这个春节,全家人过得都很安逸,多亏了你们啊。老父亲现在休息的好,身体恢复得也快。”3月5日,来古黄村村综治工作中心办事的汪某,见到正在坐班的村支书孙福昌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汪某隔壁有一碾米厂,自2008年建成后,由于粉尘和噪音关系,影响了家人生活质量,汪某为此向村综治中心进行了反映,在村综治中心孙书记等人多次调解下,经营碾米厂的孙某对打糠机予以了减震降噪处理,并铺了扬尘管道,设了粉尘处理间。去年,汪某老父亲因心脏术后需静养,可是碾米厂不时传来的噪音却令其父很是烦躁。去年11月,汪某再次来中心反映,虽经孙书记等人一而再、再而三调解,但并未能促成两家达成和解。无奈之下,孙书记只得通过“社管通”网格系统将情况向镇综治中心反馈。很快,镇综治中心、县环保等部门组成的调解专家组就来到了现场,经实地监测后,县、镇、村三级调解人员再次组织两家进行调解,专家们一方面肯定了孙某采取的减震降噪措施,另一方面也通报了监测数据,希望两家人本着“和为贵”、“作退一步想”角度达成调解协议,经大家劝和,孙某最终同意了彻底解决噪音问题前暂停使用打糠机、封严碾米厂四周檐口不让粉尘飞出以及碾米前提前一天告知汪家的调解建议。

像这样的纠纷,黟县去年共发生了1571件,在全县1078名调解员努力下,其中1562件得到了妥善化解,调结成功率达到了99.43%。

这1078名调解员走街串巷,活跃在基层,共按“调和键”,排隐患、解忧难、化干戈、息诉讼,把大量矛盾纠纷消除在了萌芽状态,成为了守护黟县和谐稳定坚不可摧的“第一道防线”,也奏出了“画里乡村”最强“和谐音”。

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人做调解工作,这是黟县强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通过多年努力,黟县已经打造了“两张网”,一张是多元、立体、信息化矛盾纠纷“排查网”;另一张则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网”。

“排查网”是由94个大网格、440个网格单元组成,每个网格都配备了一名网格管理员或网格信息员,在此基础上,该县还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了网格信息员微信管理群、QQ工作群,为每名网格管理员统一配发了一部“社管通”手机,同时将其报酬、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天,“格格”们检查、巡视、记录网格内矛盾纠纷发生情况,并通过“社管通”手机进行“随采随录、即录即报、即拍即传”,让所有网格内矛盾纠纷都能“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上报”。

“人民调解网”则是由78个基层调委会、15个专业调委会、1078名调解员组成。其中15个专业调委会在该县又被称为“861”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它们分别是指由该县各专门对口部委牵头成立的涉法涉诉、民族宗教、土地征用和城镇拆迁、企业欠薪、安全生产、古民居保护、农林水等资源权属、残疾人权益保护等8个专项工作协调小组,由该县综治委成员单位牵头成立的医患、交通事故赔偿、物业管理、环境污染(赔偿)、涉旅、山林权属等6个专业调委会,由县政法委牵头成立的专门负责对全县重大、疑难、涉众性、跨乡镇部门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专班”。

为了让小纠纷不出“格”、大矛盾不出“网”,该县还对全县信息资源进行了整合,同时采取“引进来”模式,在全县建成了一个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纵向”互联互通和公安、司法、信访、环保、旅委、国土等19个部门组成的“横向”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数据信息资源库”——黟县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该县简称之为“一网清”平台)。在这个“一网清”平台上,网格管理员只需在配发的手机终端上录入本村(居)网格信息员上报的矛盾纠纷信息、数据、事件照片等,乡镇、县两级就能借助该信息化平台获得同步接收,并在第一时间向“人民调解网”、“861”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实施工作指派、分流、处置等。

为确保“一网清”平台能实用化、实战化,该县还推出了《黟县网格事件处理暂行办法》、《黟县网格管理员考核办法》,对矛盾纠纷发现上报、受理处置、督办反馈、结案核查等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网格信息员能够现场处理的纠纷可以直接处理,网格信息员处理不了的则由县、乡镇综治工作中心按照处置权限分流处理,并通过“一网清”平台跟踪矛盾纠纷处理、办结、回访情况。每月,该县综治工作中心都要将全县矛盾纠纷信息采集、报送、处置及互联互通等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从而确保了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问题都能“件件获调处,事事有反馈”。

为提升1078名基层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黟县还配套实行了“3+N+x”培育人民调解人才工程,即由一名法官、一名律师、一名司法所长共同培育一名或多名人民调解员、“两代表一委员”和乡贤中的调解员。每月,法官老师都要从庭前调解、庭中和解、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对基层人民调解员进行实务培训;律师老师则结合多年律师代理实践,从农村多发疑难的损害赔偿、婚姻邻里纠纷中列举案例,帮助分析理清法律关系、权利义务、诉求主张、寻找和解的切入点,并在制作调解协议书等方面对基层人民调解员进行技能培训。仅去年,该县就已组织对司法所、村(社区)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培训200余人次、相关业务指导60余次。如今,该县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调解人才培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有32人还分别获得了市、县“调解能手”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正如黟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国华所说:“黟县1078名调解员,调解的不仅仅是矛盾,其调出的是和谐,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根基!”。也正是这1078名调解员“同频共调”,黟县已实现了连续8年保持“无命案”,连续11年无重大恶性案件、重大治安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9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位于全省“第一梯队”工作记录。(江松雪)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