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人解读报告热点

2019-03-13  来源:法制网

法制网记者 刘子阳

3月12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体例新、案例新、附件新;亮点多、数据多、经验多……“三新”“三多”勾勒出今年最高法工作报告的全貌,让人耳目一新。报告共20页,1万多字,针对最高法工作报告热点问题,报告起草人、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陈志远进行了解读。

依法严惩黑恶势力

【数字】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人民法院坚持重拳出击,共审结黑恶势力犯罪案件5400多件29000人。

【解读】陈志远:对黑恶势力,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各级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人民法院依法严惩主要头目和骨干分子,该判重刑的坚决判处重刑,该判死刑的坚决判处死刑,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我们坚持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与基层“拍蝇”相结合,严惩欺压残害群众的各种“村霸”、“市霸”等等,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依法运用没收财产、判处财产刑等措施,铲除黑恶势力犯罪的经济基础。

各级法院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准确把握法律和政策界限,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其他政法机关一起,继续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努力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打虎拍蝇有脏必追

【数字】2018年,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健全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机制,特别是坚持“打虎拍蝇”不停歇,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8000多件33000多人。

【解读】陈志远: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的有18人,包括:孙政才,原系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被判处无期徒刑;苏树林,原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

被告人当中原为厅局级干部的339人,原为县处级干部的1185人。这些数据还不包括纪检监察机关刚刚立案审查的,也不包括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后法院还没有宣判的。

人民法院还进一步加大对腐败犯罪外逃人员惩处力度。报告中提到“红通33号”黄艳兰没收违法所得一案,是我国法院首次对逃到美国的腐败分子裁定没收违法所得。这个案件彰显了党中央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对外逃腐败分子及赃款赃物一追到底的坚强决心,可以说对外逃人员形成了有力震慑,为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惩罚犯罪保护群众

【数字】2018年,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9万多件,判处罪犯142万多人。

【解读】陈志远:针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我们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功能,依法审理“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等一批恶性案件,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针对老百姓非常关心的“菜篮子”、“米袋子”“药瓶子”安全问题,人民法院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惩治力度,审结相关案件7000多件。同时,依法严惩疫苗造假等犯罪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针对不断出现的“套路贷”诈骗犯罪,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出台文件,严格区分民间借贷与“套路贷”诈骗犯罪的界限,对犯罪分子做到精准打击、从严惩处。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犯罪,人民法院审结相关案件8900多件,特别是依法审理了张凯闵等85人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有力打击了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服务三大攻坚战

【数字】2018年,全国法院审结民间借贷案件223万件,审结金融借款、保险、证券等案件83万件,审结金融犯罪案件2万多件。

【解读】陈志远: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我们聚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设立了上海金融法院,出台关于审理非法集资案件以及依法严惩地下钱庄犯罪等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联合中国证监会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严厉打击网络传销、涉P2P网贷等犯罪,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等案件,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在服务精准脱贫方面,最高法专门出台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45条意见,指导各级法院严惩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扶贫款等犯罪,妥善审理各类涉农纠纷,维护农村稳定,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

在服务污染防治方面,我们出台了服务保障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21条意见,严惩各类污染环境犯罪,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修复举措,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基本决解执行难收官

【数字】三年来,全国法院全力以赴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共受理执行案件2043万件,执结193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全国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90.4%。

【解读】陈志远:执行难是多年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2016年3月,周强院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如今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我们解决了四个大难题。针对查人找物难题,建立了网络查控系统,与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实现对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各类财产信息“一网打尽”。针对财产变现难题,全面实行网络司法拍卖。从2017年全国法院网拍系统上线以来,共为当事人节约佣金205亿元。针对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问题,会同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采取了150项惩戒措施,很多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针对清理历史欠账难题,我们全面核查清理历史积案,彻底解决了案件底数不清的问题,共向当事人发放执行款960亿元。

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全国法院广大干警特别是执行干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可以说为解决执行难竭尽全力,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有46名干警牺牲在执行岗位上,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

司法改革成效初显

【数字】据统计2016、2017、2018年,全国法官人均办案数分别是104件、187件、201件,逐年大幅度增长;三年来全国法院院庭长人均办案数分别是66件、87件、114件,也是逐年大幅度增长。

【解读】陈志远: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在总结前期司法责任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进一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比如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完善法官惩戒机制等等。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广大法官特别是年轻法官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明显提高。

截至2018年底,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提出的65项革任务已经全面推开,涉及改革的文件有256件,有11项改革成果转化为法律规定,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上个月,最高法制定出台了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也就是“五五改革纲要”,用来指导未来五年人民法院改革工作。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常态化的改革督察机制,对各省区市司法改革重点项目进行集中督察,确保党中央重大改革部署落地见效。总结推广55项改革经验,为各地法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示范。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法制网北京3月12日讯

数读最高法工作报告

数据一: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4794件,审结31883件,同比分别上升22.1%和23.5%。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800万件,审结、执结2516.8万件,结案标的额5.5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8.8%、10.6%和7.6%。

数据二:完善冤假错案防范纠正机制,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018年,各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21件,其中依法纠正“五周杀人案”等重大冤错案件10件。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原则,依法宣告51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0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

数据三:加大涉产权刑事申诉案件清理力度,再审改判张文中无罪,依法甄别纠正一批涉产权冤错案件,发布两批13个典型案例。

数据四:依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8.8万件,同比上升41.8%。

数据五:依法审理涉民生案件,审结一审民事案件901.7万件,同比上升8.7%,其中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消费案件111.1万件。

数据六:持续深化司法公开,出台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31条举措,截至今年2月,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公开案件信息3.7亿项,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259万件,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6382万份。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