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开军用“五个度”高度评价最高法院工作

2019-03-14  来源:安徽长安网

安徽长安网讯 3月1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开军参加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作大会发言。 

董开军认为,周强院长、张军检察长所作的“两高”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两份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法治情怀浓厚的满意答卷。

通观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文风朴实、数据客观、事例鲜活,展示了全国法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动实践。一是政治站位有高度。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履职尽责有法度。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最高法院受理案件34794件,同比上升22.1%;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2800万件;同比上升8.8%。三是司法为民有温度。聚焦民生领域司法需求,审结教育、就业、医疗等案件111.1万件,帮助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95.3亿元。四是改革创新有深度。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推进,法院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智慧法院、司法公开再上新台阶。五是解决执行难有力度。2016年以来,共受理执行案件2043.5万件,执结1936.1万件,执行质效有了大幅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董开军说,2018年,安徽法院在最高法院有力指导下,审判执行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依法纠正“五周杀人案”冤错案件、协同建设法治长三角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江淮风暴”执行攻坚在有关附件举例说明中被作为第一个例子。可以用几个数据简要说明:一是从审判质效看,共受理各类案件118万余件,办结113万余件,同比分别上升12.5%和17.8%,结案率在全国法院位居第一,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达99.05%。二是从执行攻坚看,共受理执行案件30万余件,执结28万余件,同比分别上升19.8%和33.1%,执结率93.4%,在全国法院排名第一。三是从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看,审结涉黑犯罪案件46件417人、涉恶犯罪案件276件1643人,受到全国扫黑办肯定。四是从涉军维权看,审结涉军停偿等案件610件,受到最高法院和全军“停偿办”通报表扬。

董开军建议,应由中央有关部门牵头,会同最高法院推动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切实解决执行难。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中央层面制发信用惩戒文件29件。其中涉及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文件有20件,包含11个方面38种150余项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出行、购房、旅游、投资、招投标等进行限制,规定负有实施责任的单位共60家,初步形成了多部门、多行业、多手段共同发力的联合信用惩戒体系。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失信联合惩戒的具体措施在落实中进展缓慢,很多没有真正落地。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信用惩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跨部门、多领域、综合性的政法工作,需要党委政法委加强领导和牵头推动。为此,建议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加强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可于今年开展一次专项督导,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各级党委也应进一步加强对失信联合惩戒工作的领导,主动把失信联合惩戒列为依法治省以及综治考核内容。

同时,建议最高法院加强对长三角地区法院司法协作的推动和指导。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指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地域面积为35.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26;常住人口2.2亿,为全国总人口的1/6;GDP达21.1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近1/4。从2018年的司法审判情况看,三省一市法院共受理案件592万件,超过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总量的1/5,区域内案件当事人、财产、住所等因素相互交织关联紧密。司法权是中央事权,跨省际的区域性司法协作,应当在中央司法机关的统筹和支持下推进。虽然长三角地区法院司法协作和京津冀司法协作,都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但与京津冀司法协作相比,长三角地区法院司法协作还缺乏更高层级的组织指导,缺少更为有效的平台。建议最高法院加强对长三角地区法院司法协作的指导推动,适时出台服务保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意见,成立长三角地区法院司法协作领导小组,建立长三角地区法院联席会议制度和司法论坛制度,将安徽法院与苏浙沪法院纳入同一个巡回法庭管辖等,以高水平、常态化、机制化的司法协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吴嘉飞 摄影 徐国康)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