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长安网群: 合肥 淮北 亳州 宿州 蚌埠 阜阳 淮南 滁州 六安 马鞍山 芜湖 宣城 铜陵 池州 安庆 黄山 广德 宿松
 
安徽长安网首页>> 政法文化>>  
政法文化
一位警察对红军先烈的缅怀
稿件来源:安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19-04-02 15:21:07

在血雨腥风的反国民党围剿战争中,无数红军战士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从安徽省宿松县走出的红军战士石贵生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石贵生烈士离开我们整整84年了,但他的革命事迹一直被后人所铭记,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又是一年清明至,无限追思祭忠魂。今年清明节,宿松县公安局五里派出所所长陈松涛又像往常一样,手捧鲜花,带领同事一起来到县烈士陵园陈列馆,祭奠在反国民党围剿战争中牺牲的外公石贵生。

陈松涛和同事在外公文字框默哀

冒死送密信

在宿松县烈士陵园陈列馆里,陈列着近百位烈士的物品,或遗像,或遗物,或文字介绍,其中就有红军烈士石贵生的事迹介绍。

陈松涛和同事站在写着外公事迹的文字框前,神情肃穆,鞠躬默哀,敬献鲜花。

“小时候我只知道外公是红军,但不知道他是怎么牺牲的,更不知道他的革命事迹,是长大后舅舅告诉我的。”指着介绍外公事迹的文字框,陈松涛说。

陈松涛和同事听舅舅石建华讲述外公的革命故事

文字框中记载:石贵生出生于1909年,1928年8月参加红军,时任红军一军副营长,1934年9月底在江西景德镇英鸡口北乡作战牺牲。

陈松涛介绍说,1933年腊月,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红军的外公,临危受命,从江西送机密信件到湖北红安革命根据地。他乔装打扮,日夜兼程,风餐露宿,躲过了敌人一道道封锁线。在路经安徽宿松县凉亭镇凉亭河大桥时,他的行踪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了。当时,他与外婆刚成婚不久,家里人就住在离凉亭河不远的地方。

革命形势的严峻,让外公作出了献身革命的无畏选择。在安全将密信送到湖北根据地返回的路上,他偷偷将弟弟石金福约了出来。他对弟弟说:“家里的事情,以后就靠你了,我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说完,外公匆匆踏上了赶往江西中央根据地的征程,从此杳无音讯。

舍身献革命

1934年7月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陆续退出长江南北各个苏区进行长征。留在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的统一领导下,紧密依靠群众,以公开与隐蔽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和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取得反“围剿”、“清剿”的胜利,牵制大量国民党军,在战略上配合红军主力的行动。

“我外公是个非常有信仰、敢于牺牲的人,为了革命,18岁时就离开了家,到江西革命根据地参加红军,投身革命事业;他牺牲时,非常年轻,只有25岁……”谈起外公生前的故事,陈松涛有着说不完的话语。

他说,为配合大部队战略转移,外公和红一军团部战士一起,留守江西景德镇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8月下旬,国民党军占领根据地的全部县城和大部乡村。接着,部署“绥靖”、“清剿”计划,企图全歼红军。时任红一军某团副营长的外公,带领战士,奋勇杀敌,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团长牺牲后,他代理团长指挥部队在景德镇英鸡口北乡,继续开展阵地防御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时年25岁。

革命胜利后,外公的遗骨安葬在江西南昌革命烈士陵园。

“在我们陈列馆里,陈列着很多像石贵生烈士一样,墓碑在外地的宿松籍烈士物品,目的是供人们瞻仰,让后人知道他们的英勇事迹,并通过陈列的物品来表达对他们的哀思和敬意。”宿松县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刘建中介绍说。

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介绍烈士事迹

事迹载史册

“到新中国成立,外公牺牲的消息,家里仍不知道,直到1950年,是外公生前的一个警卫员,专门从江西九江寻访到宿松县,从此外公参加红军献身革命的英勇事迹才被家乡父老所知。”在陈列馆里,陈松涛向瞻仰英烈的学生们讲述了外公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宿松县凉亭镇党委委员石焰炉介绍,石贵生烈士档案已被宿松县民政局永久收藏,其事迹载入《宿松县志》;1951年8月,他被宿松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1983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给其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在石贵生牺牲后一个月,他的儿子石宣美才出生。为遵从哥哥的遗愿,弟弟石金福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如今,石贵生的两个孙子都成家立业,外孙陈松涛成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全家以前住的茅草房,在改造成砖瓦房后,又扩建成了楼房。1997年石宣美因病去世后,堂弟石建华接过照顾全家的接力棒,至今这个历经风雨洗涤的大家庭仍未分家,祖孙四代21口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作为人民警察,特别是作为红军的后代,我更有责任去宣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从警20年来,陈松涛不管工作怎么变动,但始终忘却不了对外公的无限哀思,每逢清明节,他不是带着老婆孩子,就是带着同事去陈列馆缅怀外公,并向瞻仰烈士物品的人们介绍外公的光荣事迹。

“外公家一直把外公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像传家宝一样进行珍藏,让子子孙孙永远铭记外公的光荣事迹。”陈松涛说。(孙春旺/文图)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