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扫黑除恶用“重拳” 斗争成果进一步显现

2019-05-10  来源:经济日报

安徽省扫黑除恶用“重拳” 斗争成果进一步显现

5月7日下午,安徽省扫黑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扫黑除恶最新数据:截至4月30日,全省共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267个,其中涉黑组织102个、涉恶犯罪集团36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804个,起诉涉黑涉恶案件584件,审结一二审涉黑涉恶案件594件;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24.71亿元,一审二审判处财产刑2.35亿元。特别是4月份以来,全省共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37个,其中涉黑组织10个、涉恶犯罪集团45个、恶势力犯罪团伙82个,起诉涉黑涉恶案件89件,审结一二审涉黑涉恶案件98件,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4.39亿元,一审二审判处财产刑5669.7万元。目前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斗争成果进一步显现。

聚焦专案攻坚,保持高压态势。4月份,以中央督导、群众反映强烈案件为重点,集聚优势警力资源,优化办案机制模式,新提级办案44件、交叉办案45件、异地用警47次。部署开展“守护平安—五大行动”,发起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铁拳出击”集中行动,启动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13个,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76人,扣押、冻结涉案资金8524万元。

聚焦打财断血,铲除经济基础。加大对涉黑涉恶财产追缴、没收力度,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严防死灰复燃。4月份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4.39亿元;全省法院强化涉黑涉恶案件财产刑执行,受理涉黑涉恶财产刑执行案件401件,执行标的额共计6900万元,实际执结43件;全省检察机关加强在办案件中涉及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等内容重点审查,对公安机关涉案财产处置进行法律监督26次,通过起诉书、退查意见书等方式书面向公安提出财产处置意见58条。

聚焦协调联动,提升案件质效。提升办案人员能力水平,严格落实专家会商机制,精准适用法律政策,坚决防止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在定性上“拔高”或“降格”,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加强办案力量统筹调配,各中基层人民法院均组建了专业合议庭,组建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涉黑涉恶案件预备队,新增261人。制定下发《全省检察机关办理黑恶势力刑事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工作指导意见》,提高提前介入有效性、引导侦查精准性。

加强执法联动。针对中央督导组反馈的招投标领域问题,省发改委牵头,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成立招投标领域问题整改推进组,形成攻坚合力。对于合肥市暴露出来的殡葬领域涉黑涉恶问题,省卫健委和省民政厅加强沟通,就医院与殡仪馆之间的衔接制定了长效机制,督促合肥市开展违规经营殡葬服务排查整治、非法救护车转运专项整治行动,实施重点岗位换岗26人。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安徽银保监局,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七类”机构监管及市场准入审核,截至5月4日,取消6家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资格,注销91家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对76家违规典当行不予年审初审通过。省公安厅坚持延伸打击,以整治黄赌治安乱点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守护平安—清风行动”。4月份,共侦破涉黄涉赌刑事案件20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50人;查处涉黄赌治安案件1762起,行政处罚6013人;接报黄赌警情同比下降9%。

堵塞管理漏洞。坚持边督边改边建边治,加强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衔接机制,公安机关结合黑恶犯罪案例,分析黑恶势力犯罪在相关行业的表现形式,排查行业监管漏洞,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发出《涉黑涉恶预警通报》。检察机关注重发现黑恶势力犯罪背后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151份;省高院针对黑恶犯罪案件审理中暴露出的行业管理漏洞、案件侦查程序及证据问题、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环节等,发出司法建议52条;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整理公安机关发布的涉黑涉恶人员名单,建立涉黑涉恶人员监测名单库,嵌入反洗钱、信贷管理、信用卡系统等,把好金融机构客户准入关;省税务局加大对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等行业深度分析,全面排查税收风险,完善行业模型和丰富税收风险特征库。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