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9-07-01  来源:法制网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光明

通讯员 黄新风 张振雷

扫黑除恶重拳出击,警务效能持续提升,便民利民举措频出……安徽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攻坚克难初心不改,金色盾牌热血铸就,有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战胜一个个挑战,打赢一场场硬仗,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政治建警 榜样引领

初心使命铸就忠诚警魂

“当警察就是要冲在一线。”这是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山南分局曹庵派出所所长鲍志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7年前,鲍志斌处警时遭遇车祸,左臂截肢,他谢绝组织照顾留在派出所,成为安徽基层公安一线民警中伤残等级最高者,事迹感动无数人。

安徽警界从来不缺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持续部署开展“4+1”岗位争先活动,极大激发全省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和基层一线单位干事创业的奋斗激情,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获表彰,其中涌现出7位“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13个“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首届全国公安楷模、时代楷模张劼,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张雪松(已公示)等英模群星闪耀,璀璨光辉照亮了安徽公安立功创模数量最多、荣誉最高的时期。

是什么让安徽警营英雄辈出、群星璀璨?

使命至上,忠诚为先。安徽公安机关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第一位,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理想信念上的坚定,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红色基因融入安徽广大公安民警血脉深处,铸就了忠诚警魂,有力有效打造忠诚公安、为民公安、法治公安、创新公安、效能公安。

安徽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机关推行“五有保障”机制,确保基层民警“有可口饭吃、有热水洗澡、有备勤室休息、有条件清洗警服、有场地设施学习锻炼训练”。2018年3月,安徽省公安厅党委在全省公安机关推行“领导同志走访帮扶、班子成员结对帮扶、生前同事认亲帮扶”三项工作机制,对公安英烈、因公牺牲民警家属真心关爱、切实帮扶,让每一名牺牲民警家属感受到来自警营大家庭的温暖关怀。

重拳出击 打防结合

筑牢社会治安铜墙铁壁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当法槌落下的那一刻,邢丙军、王成斌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当地群众拍手称快。该案件成功侦破后,当地110警情和八类案件发案明显下降,社会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从破案前的94.7%上升至96.82%。

自去年1月中央吹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号角以来,特别是在中央督导组进驻安徽后的强力推动下,安徽公安建立完善一主多分、领导领办、一全三必等工作机制,向黑恶犯罪展开凌厉攻势。截至今年6月,全省共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1289个,其中涉黑犯罪组织127个,涉恶犯罪集团37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790个,破获刑事案件9281起。

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安徽公安机关持续掀起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高潮,严格落实案件侦办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力争实现命案发一破一、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快侦快破。

群众最关心什么就解决什么,群众最痛恨什么就攻坚什么。安徽公安剑指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违法犯罪,以打开路、打防结合、打出声威、防出实效、管出活力与秩序,连续7年持续不断地开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推动全省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与2012年相比,2018年全省现行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28.9%,其中命案下降34.5%,八类暴力犯罪案件下降64.4%,“入室盗窃、入室抢劫、撬盗机动车”等三类可防性案件下降67.1%,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37.5%。2018年,全省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为25.1、每十万人命案发案率为0.419,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警民携手 共建共治

绘就维护群众安全利益“同心圆”

“调解只是手段,化解矛盾才是目的。我们用真心换真情,用生活经验和法律知识为群众解心结、化心病,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就很难出现。”祖恩南是芜湖市公安局弋江派出所的专职调解员。本已从警察工作岗位退休的他,在强烈责任心驱动下发挥余热,仅今年上半年就化解复杂矛盾纠纷十多起。

在安徽,像祖恩南这样的调解员有近万名。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安徽立足实际,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全省1566个公安派出所建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

2014年11月,安徽省公安厅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全省14494个行政村(社区)共配备包村民警14534人,包村覆盖率达到100%。通过把部分机关民警派往农村兼职包村联系工作,实现“村村有警、定期进村”,访民情、察民意、送温暖、保平安,进一步夯实农村社会治安基础、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提升农村群众安全感。

安徽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做细做实社区警务、“一村一警”包村联系、警民联调、江淮义警、校园安全网和公民安全课堂等“六大载体”,打造“枫桥经验”安徽升级版,努力绘就维护群众安全和利益的“同心圆”,织密织牢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防护网”,基层社会治安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

从严治警 锤炼本领

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

执法者的腰杆硬起来,法治的尊严和权威才能立起来。

建立健全维护民警执法权威抚慰金制度,健全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机制,组建专业法律顾问团队,提供维权正名帮助……今年6月初,《安徽省公安厅关于深入贯彻实施〈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的意见》出台,对一线民警最为关注的维权范围、履职免责、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在规范执法的同时,为民警依法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安徽公安以“皖警智能执法办案系统”建设为龙头,以执法办案系统、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办案场所智能化管理平台、执法办案积分制系统等系统建设应用为载体,推动实现执法办案智能辅助审核、执法全程智能辅助监督、执法安全风险智能辅助防范、执法绩效智能辅助考核,着力构建“两全”(全要素全流程)“两实”(实体化实战化)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新格局。

安徽省共建成规范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或办案场所1600多个,强化受案立案监督管理,实现智能化、规范化,全面落实公安部“四个一律”要求,有效防范了执法安全案事件的发生。

打铁必须自身硬,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安徽省公安机关将民警素质提升工程作为推动安徽公安工作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工程,坚持“围绕实战、服务实战、实战检验、实战引领”,让训练的“准星”瞄准实战的“靶心”,切实提升实战本领,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理想信念、铁一般责任担当、铁一般过硬本领、铁一般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

深化改革 优化服务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

“在安徽办身份证,照片可以自拍上传?”今年6月初,一条“安徽身份证可自拍上传”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高达两亿多次,安徽网友纷纷点赞,省外网友则“羡慕嫉妒恨”,强烈要求推广。

身份证照片一直以来因为过于严肃刻板而被市民诟病。告别“囧照”,从今年6月4日起,安徽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正式推行智能预约、智能收缴、人像智能采集、全程查询智能回馈、身份证“网上办、零跑腿”、缩短制证周期等六大服务新举措,不仅照片可以自拍上传,整个办理流程比“网购”还要方便。

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上网”运行。顺应“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趋势,安徽公安全力打造集网上公示、网上咨询、网上办事、网上互动、网上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平台,将可以网上办理的公安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业务整体“打包”上网,努力实现“一网通、网上办”。

不仅身份证可以网上办,“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还提供交管12123、户政治安、案件状态查询、出入境等207项公安服务事项,更有一键挪车、警网头条、刷脸认证、扫码支付、资讯分享点赞等便捷功能。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注册用户突破1200万,全省234项公安管理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一网通办”。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一项项真招实措,带来“审批更减、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的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公安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先后出台300余项有力度、有温度、能感知的举措,全省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由2012年的88.63%提升至2018年的93.39%。便民利民真真切切,群众获得感实实在在。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