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长安网群: 合肥 淮北 亳州 宿州 蚌埠 阜阳 淮南 滁州 六安 马鞍山 芜湖 宣城 铜陵 池州 安庆 黄山 广德 宿松
 
安徽长安网首页>> 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大法官”走进小村部 南陵县巡回法庭“寻回”了人间真情
稿件来源:安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19-09-10 12:52:43

安徽长安网讯 9月5日下午,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长乐村村部。随着南陵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审判员张友兰铿锵有力的声音——“原告许秀英诉两被告赡养纠纷一案,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当庭宣读完毕,许秀英老人对儿女们说了句:“回家吧!”

至此,持续数载的陈大福(许秀英配偶)赡养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刚脱贫不久的长乐村少了一桩让镇、村干部头痛不已的信访事项。

子女起了赡养纠纷,扶贫队员登门调解

长乐村新屋纪组村民陈大福长期患有脑梗、冠心病等疾病,老伴许秀英腿部有残疾,加上子女家庭状况均不好,二人于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一系列政策帮扶下,老两口的日子有了起色,人均收入也大幅超过国家贫困线,于2015年双双脱贫。

之前,二老一直住在政府出资修缮后的小屋,由子女共同照料。随着年事见长,去年10月,80岁高龄的陈大福开始意识不清,只能长期卧床。老伴也在今年初的一次意外中腿部受创,给原本伤残的肢体带来新伤,二老基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去年下半年,许秀英拄着拐杖多次到村部反映夫妻俩无人照料、甚至被子女虐待问题。经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多次调查和调解,发现二老赡养纠纷的背后,是深层次的家庭历史矛盾。为维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公序良俗,长乐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邢毅义无反顾地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为二老开展调解和代理维权服务,直至巡回法庭到来……

诉前调解费尽周折,驻村干部不辞辛劳

虽然二老早已脱贫,但本着“脱贫不脱策”的原则,驻村扶贫工作队继续为其落实帮困政策。听闻许秀英反映子女不赡养甚至虐待老人,工作队的同志都很气愤——邢毅回忆道:“当时听说了,我一股火气冲到头顶!”大伙儿坚定了“管到底”的决心。

打那以后,工作队、村“两委”和镇司法所工作人员隔三差五就上门做一家人的思想工作,现场协商解决方案。在工作队的调解下,二老子女就赡养父母问题多次达成口头协议。特别是听了老邢的劝说,小儿子夫妇从浙江辞工返陵,以便就近照料父母,让邻居称赞不已。无奈每回未隔多久,子女之间又因过往琐事再起纷争,最后受到伤害的总是二老……

几经反复,工作队意识到:单凭伦理道德的约束无法起到持久效果。为了让二老能安度晚年,政法机关出身的邢毅不得不祭出当家本领——寻求司法途径。几经沟通,一家人基本达成了调解意向,司法介入的条件也已成熟。在籍山镇司法所、皖陵律师事务所积极牵头,以及南陵县法、检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今年8月,南陵县人民法院抽调经验丰富的审判员张友兰等3人组成巡回法庭,专门负责审理该案。支持公诉机关——南陵县检察院也派出公诉员查亚丽等4人全力配合庭审调解工作。

“大法官”走进小村部,村民开了“大眼界”

9月5日一大早,长乐村村部人头攒动。由南陵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审理、南陵县检察院支持的许秀英诉两被告赡养纠纷案在村党群活动中心开庭。

亲母子对簿公堂,在农村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庭内坐满了近百名四邻八乡赶来旁听的老党员、老村干、村民组长、留守妇女和老人,窗外一度站满了群众。从未见过这等场面的村民们睁大眼睛,向法、检两院工作人员行注目礼。“坐在最上面的就是电视里的大法官!”一位留守妇女对身旁的亲友说道。

待公诉员将许秀英老人搀扶就坐后,巡回法庭书记员在庄严的国徽下严肃宣读了法庭纪律——果然,场内再无人吸烟、无人喧哗、无人用手机摄录——随着法锤“嘭”一声响,巡回法庭正式开庭。庭上,公诉员宣读了支持起诉书,原、被告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了举证、质证和辩论。

巡回法庭开进小村部,对长乐村村民来讲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要不是法庭纪律摆那儿,不少赶时尚的年轻人甚至打算用手机来一场直播——乡亲们可开了回“大眼界”!

登门走访探察户情,贴心话语巧延亲情

在原、被告双方申辩阶段,意料之中的大儿子、小儿子两家积蓄已久的矛盾爆发了。双方争执不下,旁听村民也小声指谪不孝顺老人的一方,庭审一度陷入僵局。为缓和双方对立情绪,审判员当即宣布休庭,提议现场查看老人赡养环境,巧妙地将两家人暂时分开。

法、检两院工作人员在探望了卧床疗养的陈大福老人后,仔细探察起老人居所和老人子女家境,并向周围村民印证相关信息,心中渐渐有了计较,便一致选择通情达理的小儿子作为突破口,在屋前同他拉起家常。

在耐心倾听其多年来赡养孝敬老人的艰辛后,他们先是从中华民族传统孝道入手,盛赞了夫妻俩辞工返乡、照料父母的美德,渐渐把话题引到摒弃往日纷争、维护家庭和睦、孝敬赡养老人的核心层面,并得到小儿子的认同。随后运用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调解经验,将赡养老人这一核心要素中的相应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法律意义上的分割,将主要问题摆在面前、次要问题摆到身后,先解决核心矛盾、暂搁置非核心矛盾。

“都是一家人,屋子不过隔道墙,抬头不见低头见……你们夫妻的善举,邻居们都看着,今天庭上不少老百姓都讲你好话……为了这个家,为了让你父母安度晚年,为了其他跟你家一样、盼着这个案子结果的家庭,希望你做个表率!”审判员张友兰深情地说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小儿子放下了心理包袱:“我跟老婆商量商量……”两院工作人员心里有了底,对如何调解也有了腹案。

乡民感悟法理人情,普法课堂温暖人心

回到村部,众人分头做一家子的思想工作。当沟通陷入僵局,张友兰果断申斥了不合法、不合理的诉求主张,并告知当事人相应的法律后果。法检两院工作人员始终将调解意向稳定在保障二老赡养义务、兼顾多方利益的法理和人情“最大公约数”正轨上。

“一旦本庭宣判,你们一家就再也没有回旋余地了!”张友兰严肃地告诫争执双方。她很清楚,无论是自己的判决结果还是调解意见,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一家人需要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不是冰冷生硬的一纸判书!”——沉甸甸的法锤举起又放下。调解期间,旁听村民的舆论压力也起到了正能量效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家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请肃静!”庭下遂鸦雀无声。待调解协议达成、签署并宣读完毕,在场所有人都舒了口气——此时,已近下午2时许。为杜绝执行人抠法律字眼、变相苛待老人,张友兰执意将“一日三餐”四字作为饮食标准写进协议条款,让众人点赞她的心细如发。“从没有过一个民事纠纷审理这么久!”两院工作人员感叹。

当前,因赡养老人引发的纠纷在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巡回法庭的长乐之行,不仅解决了一桩久拖经年的家庭矛盾,也为旁听观摩的远乡近邻上了一堂直观生动的现场普法课,让尊老爱老的公序良俗和法律意识散播到周边四邻八乡。

“(如果)真判了,一家子就真的散了!”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扶贫干部老张感慨道。用暖洋洋的庭外调解代替冷冰冰的庭上宣判,巡回法庭真正“寻回”了人间真情。(李擎天)

(责任编辑: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