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长安网群: 合肥 淮北 亳州 宿州 蚌埠 阜阳 淮南 滁州 六安 马鞍山 芜湖 宣城 铜陵 池州 安庆 黄山 广德 宿松
 
安徽长安网首页>> 战“疫”进行时>>  
战“疫”进行时
让幸福扎下根,贫穷不再来
——省委政法委潘伟同志驻村扶贫先进事迹
稿件来源:安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19-10-17 08:54:30

潘伟,男,中共党员,1981年11月生,省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副处长,2014年11月作为安徽省第六批选派干部担任利辛县马店孜镇孙刘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2017年任职期满后,经个人主动申请和组织批准,继续作为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留任。近五年来,潘伟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持精准发力,小康路上一个不落

潘伟同志坚持把带领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作为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动态识别、帮扶施策、脱贫评估等各个环节,精准发力,持之以恒,2016年成功实现孙刘村“村出列”目标。

(一)精准识别、不落一人。由于多种原因,孙刘村2014年时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精准度并不高。潘伟到村后,坚持冲锋在前,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走访,仔细调查询问贫困户家庭情况。经过多次“回头看”、动态调整以及低保户清理整顿,贫困户精准识别率不断提高,为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准施策、靶向定位。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劳动力状况和发展潜力等,制定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2019年,为18名贫困家庭学生办理雨露计划补助,实施86户光伏扶贫项目,向27户贫困户发放种养殖业补助,帮助21户贫困户开展林业扶贫,安排10个公益性岗位。2014年以来,共实施32户危房改造,为78人办理慢性病证,帮助17人办理残疾证,以实实在在的措施既“输血”又“造血”,治贫症、拔穷根。

(三)精准脱贫、成效显著。驻村工作以来,潘伟同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和驻村工作队同志齐心协力、砥砺奋进,孙刘村完成脱贫600多人,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84户621人减少到2019年的2户8人,贫困发生率从14.35%下降到0.18%。聚焦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饮水安全,切实整改存在问题,努力提升脱贫质量,防止出现返贫。

二、坚持法治思维,让贫困群众当好主人翁

潘伟同志作为党委政法委选派挂职干部,注重以法治思维开展扶贫工作,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发挥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一)严守规章程序,让扶贫工作经得起检验。2017年7月,亳州市要求分自然庄召开“两册一审”评议会。因为工作量非常大,有村干部建议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将几个自然庄合并一起召开。潘伟认为,俗语说“家里有黄金、邻居有斗秤”,分自然庄召开评议会,就是让最了解情况的群众来评议,如果几个自然庄一起评议,看似提高了效率,实际上是走形式。潘伟坚持按照要求分自然庄召开评议会。2017年以来,孙刘村共召开43场“两册一审”评议会,确保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

(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享扶贫成果。2017年,孙刘村实施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当时有人想把路灯集中安装在村子通往外部的主干道上,这样能出“效果”,给参观领导留下“好印象”。潘伟同志坚持听取群众意见,不搞形式主义,最后将路灯装在自然庄里面、群众家门口,虽然不够起眼,但能够最大程度上方便群众出行和生活。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坚持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发生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和谐稳定环境。

(三)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潘伟同志始终坚持脱贫不能“等靠要”,一方面,改进帮扶方式方法,把帮扶措施逐步调整到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上来,不靠简单给钱给物。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宣传引导,通过定期召开扶智教育会、评选脱贫示范户等方式,在全村大力营造凭自己劳动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问题导向,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里

孙刘村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重点贫困村,可以说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潘伟始终坚持事不避难的精神,突出问题导向,着眼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等短板,积极争取各方面项目资金,逐一解决,全心全意为百姓办实事。

(一)要想富先修路。孙刘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2014年全村只有一条300米的水泥路。在走访群众征求工作意见时,最希望驻村工作队做的工作几乎都是修路。近年来陆续实施了“一事一议”、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共修建水泥路20公里、修建桥梁16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25盏、新建一座公办幼儿园,“双基”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孙刘村以前的产业结构是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经济作物很少,富余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发展产业面临市场、技术等多种风险。潘伟同志通过组织致富带头人培训、协调发展资金、修建生产道路等多种方式帮助种养殖专业户扩大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目前,全村流转土地规模达到2500余亩,超过实际耕地面积的45%。

(三)集体经济发展上了快车道。2015年,建设一座60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之后又陆续建设强英鸭业养殖小区、产业扶贫基地等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2018年达到60万元以上。在建设村产业扶贫基地的时候,上级的专项资金还没有到,为了及时流转土地,不耽误农时,潘伟带头垫资4万元,带动村干部共垫资8万元流转50亩土地开始建设产业扶贫基地。

四、坚持“一抓双促”,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孙刘村曾经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潘伟同志到村后,坚持“一抓双促”,着力推进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夯实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2018年村党总支被评为亳州市首批“五星基层党组织”,2019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党组织。

(一)着力打造标准化基层党组织。一方面着眼“内化于心”,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另一方面着眼“外化于形”,强化制度执行,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值班、议事、“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同时,大力改善办公条件和党员活动场所,村部办公环境焕然一新。

(二)着力打造过硬党员人才队伍。潘伟同志注重党员人才梯队建设,努力从根本上增强孙刘村的“造血”功能,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驻村工作以来,共发展党员5名,聘用3名年轻干部,调整了村民小组长队伍,建立了近50人的乡土人才库,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人才基础。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潘伟同志正以一往无前的姿态、老黄牛的劲头,奋战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以自己辛勤工作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他曾说要在自己第二个驻村任期内,让孙刘村的环境更美、集体更富,让村里老百姓的腰包更鼓、笑容更多,让孙刘村的全体村民同全国、全省、全县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