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长安网群: 合肥 淮北 亳州 宿州 蚌埠 阜阳 淮南 滁州 六安 马鞍山 芜湖 宣城 铜陵 池州 安庆 黄山 广德 宿松
 
安徽长安网首页>> 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淮南田家庵区法院:提质增效 有技术还有情怀
稿件来源:人民法院报 发布时间:2019-11-05 18:42:44

受理案件数量连续三年大幅攀升,员额法官年均办案近400件,面对不断增大的办案难度和工作压力,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完善科学管理机制,推进繁简分流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闯出一条稳步提高审判质效的路径。

优化资源 团队作战

田家庵区法院是淮南市中心城区法院,近年来案件量大幅增长,2015年受理案件10686件,2016年15461件,2017年17107件;2018年起,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把该院辖区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民事案件、危险驾驶罪案件、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指定管辖分流至其他基层法院后,受理案件还多达15711件。新类型案件、重大影响案件、集团诉讼案件逐年增多,案件办理的难度随之增加,当事人对法院解决纠纷的效率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员编制没有增加,员额制改革后,该院第一批任命员额法官40名,第二批4名,第三批2名,因退休等原因先后退额9名,现在岗员额法官仅37名。

墨守成规没有出路,必须在尊重司法规律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该院院长侯伟提出,建立人岗相宜、人尽其才、团队作战的新模式,树立“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新理念,优化整合审判资源,才能建立符合审判规律、符合本院实际、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的有效机制。

2016年3月,田家庵区法院以繁简分流、专业化审判、调判分离为基本思路,开始第一轮审判资源整合,按照“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模式,组建5个审判执行组,原业务庭仍然按照“1名法官+1名书记员”的模式运行。新组建的民事审判团队具有三个不同功能:诉前调解团队负责案件在立案前的调解,对案件进行第一次“过滤”;庭前调解团队负责开庭前的调解,对案件进行第二次“过滤”;调解不成的案件由合同类、劳动争议类、民间借贷类案件等专业化审判团队进行审理。审判团队设大组长和小组长,分别由庭长和优秀青年员额法官担任。

为了让审判团队更加专注办理案件,田家庵区法院将审判辅助事务进行剥离,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送达、评估、鉴定、保全、查控执行财产线索、扫描、装订卷宗等审判辅助性事务工作,确保法官集中精力审理案件。

审判资源整合取得初步效果,自2016年3月初至9月底, 5个审判执行组和诉前调解组共审结案件4143件,占同期全院审结案件总数的68.94%。半年后,该院对审判资源进一步优化组合:新组建民事审判四组和执行信访组;2017年5月,组建民事速裁组;2018年9月,成立速执组。目前,该院共有16个专业审判执行团队。

“从我参加对田家庵区法院案件审判质量的评查来看,案件审判质量普遍提高。”淮南市人大代表刘静在参加淮南中院组织的案件审判质量评查后说。

诉前调解 分流案件

“崔老师,这么大热天,您还上门来。” 韦某见到调解员崔英颇感意外。

“热不怕,只要你们一家和和睦睦。”崔英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

韦某和女儿张某与年近90岁的婆婆刘某一直共同居住生活。刘某的儿子因病去世后,三人为财产继承问题闹起纠纷。老人将儿媳和孙女起诉到田家庵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收到诉状后,考虑到这起纠纷事实清楚,征得刘奶奶同意,将案件分流到诉前调解中心,由金牌调解员崔英进行诉前调解。

“我父亲不在了,我还没有结婚成家,也没正式工作,而我奶奶每月都有抚恤金,姑姑和大伯也可以赡养她,我也可以带着奶奶一起生活,为什么她还要起诉继承遗产啊?”

孙女张某对奶奶把她们母女俩告上法院一事一直想不通。崔英从有关继承遗产的法律规定讲起,做她的思想工作。考虑到刘奶奶年龄大、天气热等因素,崔英两次上门做老人的工作,促成双方在诉前和解。

8月5日,是双方约定把老太太的东西搬到女儿家的日子。崔英怕他们再发生不和事情,专门去现场。

崔英退休前在街道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被田家庵区法院聘为专职调解员以来,连续多年调解案件量名列前茅,2018年调解案件339件。像崔英这样认真负责的调解员,田家庵区法院有7位。2014年,该院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了7名人民调解员,配备2名退休法官,组成诉前调解团队,将一部分案件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在诉前。三年来,该院诉前调解团队年均化解纠纷高达近3000件。

“诉前调解团队把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有效缓解了审判执行团队的办案压力。”侯伟说。

简案快审 繁案精审

聋哑人李某向同是聋哑人的王某借款2.97万元,并出具借条,约定三个月后还款。到期后,李某迟迟拖延不还,王某将李某诉至田家庵区法院。

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后,为保证两人的诉讼权利和沟通便利,承办法官专程赴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请求指派手语翻译老师参加庭审担任翻译。经庭审查明事实后,合议庭当庭判决李某返还借款。

“听”到判决后,王某竖着大拇指,发出“啊啊”的声音。手语老师翻译说,王某在夸法官 :“你们太棒了,这么快就作出判决。”

为切实实现 “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目标 ,田家庵区法院采用“二八模式”进行繁简分流,即80%的简单案件适用流水作业,做到 “判得快,判得对”;20%的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实行精品操作,既要“判得对”,又要“判得好”。

2017年5月,田家庵区法院成立速裁组,由1名员额法官和3名书记员组成。速裁组充分发挥年轻法官工作积极性高,愿意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办案效率的优势,对诉前调解未成、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如物业服务合同、小标的民间借贷、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通过电子送达、简化庭审,压缩审理周期,提高办案效率。

速裁组探索推行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裁判文书,简化说理,提高审判效率。速裁组成立一年多来,共办结案件1340件,平均审理周期不到60天。2019年3月以来,月均审结案件75件。

与此同时,田家庵区法院还在执行实施团队中专门成立两个速执组,主要办理执行标的额10万元以下的案件和金融借款纠纷案件。今年1月至7月,两个速执组办结执行案件619件,月均结案88件。

为确实做到繁案精审,防止“流水线作业”对疑难复杂案件处理得不精细,田家庵区法院创新推行了“疑难案件提交制”,员额法官或小组长承办的案件,认为属于疑难复杂类型的,可以提交给大组长办理(提交数量不得高于在手案件总数的20%)。对于这类案件,大组长可以自己办理,也可以提交给院领导办理。这项制度创设以来,只有70件案件通过“提交权”提交给了大组长或院领导。

科学管理 提质增效

在完成审判资源优化整合后,田家庵区法院全面推行“流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在每个团队严格贯彻“五定”原则,即“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定工作量”,制作任务清单和工作流程,明确自己“干什么”“怎么干”,明确部门负责人、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内勤等各项工作职责,以及从收案到庭前准备、开庭、调解、制判、结案、评查、归档等工作流程,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事,责任到时。

针对不同类型案件的审判、执行标准,制定审判、执行工作流程和标准,该院细化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实行“一案一表一思路”的表格化管理。将每个案件从立案到归档的各个工作环节细化成19大项51个小项,制作成表格,分别明确落实责任人,完成时间,要求相关责任人在完成时打钩,并签名、签日期。这种“说明书”式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对案件审判执行过程中各个节点的具体事务都予以明确,如遇到什么情况追加当事人,什么时间召开庭前会议,什么情况下采用公告送达等等,通过一张表格就一目了然,省去了很多请示汇报的环节。流程图和责任清单不仅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引,也可以为督促检查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工作流程和任务清单让每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明确了该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即便是新手,也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田家庵区法院审管办负责人刘艳说:“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规范了工作流程,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院以后,我首先拿到了我所在部门的工作流程和任务清单,里面有关于我的各项职责、标准,我按照工作流程和任务清单熟悉我的工作,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法官助理王洁蕾说。

为实现均衡结案,田家庵区法院还推行“组务会”制度。每周召开组务会,建立结案自报、月初计划、月末点评机制。员额法官在月初制定结案目标,在组务会上通报,月末对自己的结案情况进行总结,并由大组长进行点评,结案数和案件质量在全院范围内公布。自这项制度实施以来,每名员额法官都自觉完成自己制定的结案计划,且全部超额完成。全院法官以办案论英雄,以工作实绩论英雄,自觉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田家庵区法院已连续三年受理案件数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10位,结案率从4年前的90.8%上升到2018年的96.8%,收、结案数和法官人均结案数均位居淮南市法院第一、全省法院前列;服判息诉率稳定在91.32%以上,2018年案件的发改率比2017年下降0.1个百分点,审判执行质效持续向好。(人民法院报记者 周瑞平 通讯员 刘福忠)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