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长一专班四项指标全下降

2019-11-25  来源:法制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 本报通讯员 聂 卿 孙仕宏


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张山镇罗顶村附近,蜿蜒而过的G345国道长山段道路防护设施获得全新升级,从原先的塑料防护栏更换为水泥墩硬隔离,给途经车辆上了一道“安全保险”。


这次改造升级的背后,是两级路长的接力推动。张山镇路段长发现隐患上报,来安县分路长现场督促整改,很快就清除了安全隐患。


自今年起,滁州市在全省市级层面率先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路长制”,实行“一路一长”,建立工作专班,形成各级政府主导、路长牵头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的道路交通安全联合共管格局,切实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运行近1年来,全市致人伤亡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四项指标”全面下降,重大交通事故实现零发生。


“一路一长”压实责任


滁州市作为通往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地处丘陵地段,道路等级不一。截至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2公里,位居全省第一位;国省道通车里程2245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滁州市道路里程长,路况差,车辆增长快,加上恶劣天气较多,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压力。”滁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支队长张文清说,如果单纯依靠公安交警部门一家“单打独斗”,难以满足当下道路安全管理需要。


道路安全管理核心在“路”,首先必须解决“谁来管”的问题。在借鉴林长制、河长制管理模式基础上,2018年底,滁州市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路长制”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推出“路长制”管理模式,实行“一路一长”。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力任总路长,副市长许光友、张祖武任副总路长,负责领导全市路长制工作,逐级按照属地分段负责,确定辖区国省道总路长、分路长、路段长,并向县乡道路、村村通道路延伸,覆盖市、县、镇、村4级。


“实施‘路长制’是以制度化建设压实各级领导责任,市级成立了‘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和办公室,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机构和组织架构,真正责任到人,具体到事,对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举措都进行量化、细化、责任化。”张文清说。


目前,全市共设立“四级路长”942名,其中市级总路长3名,县级总路长10名,国省道分路长30名,路段长899名。不仅每名路长都有了“承包路段”,每条路段交界处的显著位置也设立了路长公示牌,标明了所属路长、道路概况、监督电话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专班扁平调度


今年10月初,G345国道长山段因为道路降破拓宽改造,造成道路外侧形成深约8米的大坑,加上道路本身坡度就大,弯道又多,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一旦翻车后果不堪设想。


垫高加固防撞护栏成为眼下的急救措施。虽然看着实施起来似乎不难,但这涉及到众多部门和多道程序,很耽搁时间。


“按照‘老办法’,交警部门要跟公路管理部门对接,然后报告给县政府,再决定哪个部门来负责,这里面还涉及建设资金、定制护栏等问题,处理很麻烦。”来安县交管大队大队长路阳说,从以往经验看,整个流程走完到施工完成,至少也要两个月时间,如今只用22天便已完工。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在“一路一长”基础上,滁州市还建立了“一路一专班”,每个工作专班包含公安、交通、安监、气象、卫计、农委、应急等7个主要部门,工作专班在路长带领下负责源头管控、上路巡查、隐患整改和路长交办的其他任务。各成员部门在统一部署下,明确各自职责,完成各项交办任务,参与联合巡查、制定应急管理预案。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单靠一家单位协调起来难度太大,基本不太可能实现。”滁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秩序大队大队长杭红星说,但路长制压缩了“中间环节”,实施扁平化调度,加强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各种难题,缓解交警部门压力。


按照“路长制”方案要求,路长对专班成员单位履职情况、对问题交办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今年以来,市县工作专班对未按要求上路的路长发出提示函170人次,下发隐患整改函113份,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滁州市上半年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警保合作延伸触角


“每天上午6点半就要到岗开展安全巡查,早晚高峰要引导车辆通行,提醒驾驶人员规范行驶。高峰时段过了,还要走村入户,进行机动车辆登记,安全知识宣传……。”汪郢村警保合作劝导站劝导员赵国玉说起自己的“日程安排”,条缕清晰,如数家珍。


粗略估计,赵国玉每个工作日“上路”时间至少5个小时,虽然工作不复杂,但负责事项不少,俨然成为一名交通劝导“多面手”。


据了解,由于国省道附近的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缺乏,人、车、路矛盾更加凸显。对此,滁州市与保险公司合作,自今年5月起,在市直5个交通安全村试点建立警保合作劝导站,组建专职劝导员队伍,集合“违法劝导、秩序管理、巡查养护、保险理赔”等多项职能为一体,实现“一站多能、一人多岗”。


在汪郢村的警保合作劝导站,记者看到站外安装监控、道闸,站内配置劝导标牌、警示牌、喊话器等设备。《交通安全劝导工作职责》《农村道路维护保养巡查职责》等规章制度上墙,日常巡查登记表、便民物品借还登记表等台账摆上桌面,随时可查阅。


“劝导员多是以前村干部,对村里情况熟悉,说话村民愿意听。现在村里不戴头盔、违法超载等行为减少很多,经常一天都看不到一起。”赵国玉说。

“路长制”持续释放着保障力,让群众感到安全感。今年上半年,滁州市群众对道路交通管理状况满意度为86.69%,位居全省第二。张文清告诉记者,滁州市已经制定了“路长制”工作考核方法,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年度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作为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综合考核评价重要依据,并对落实“路长制”不到位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追究,防止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促进制度真正落地并形成长效。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