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长安网群: 合肥 淮北 亳州 宿州 蚌埠 阜阳 淮南 滁州 六安 马鞍山 芜湖 宣城 铜陵 池州 安庆 黄山 广德 宿松
 
安徽长安网首页>> 战“疫”进行时>>  
战“疫”进行时
司法护航 全力以“复”
淮南市谢家集区法院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企业发展纪实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13 18:00:21

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聚焦“六稳”、聚力“六保”,找准工作切入点、发力点和突破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出精准“组合拳”,全力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把好脉,开良方

“你们送来的‘法治礼包’真是及时雨呀,通俗易懂,很实用,干货满满。”在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眼下正活跃着一支“法官服务队”,他们主动上门,靠前服务,真正把温暖送到了企业的心坎上。

这支流动志愿服务队伍,由谢家集区法院青年党员干警组成,定期下沉企业,对接司法需求,全面摸排关于生产经营、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疫情时期重点涉法涉诉问题,“把脉问诊”法律难题,精准开出“法律良方”。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堵点”“痛点”,该院及时梳理汇编《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法律知识问答30条》,第一时间分发至辖区重点企业,提示经营风险,提出合规建议,帮助企业前瞻预判、积极应对涉疫情经营法律风险,深受企业欢迎。

化纷争,添信心

“目前产能正逐步恢复,已收到上海、合肥等地客户几十万元的订单,这两天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呢……”4月16日,淮南某玻璃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片片玻璃源源不断滑下生产线辊道,半个多月前还愁眉苦脸的公司董事长段某再次见到法官,一扫阴霾状态,心情也变得晴朗起来。

2018年1月,玻璃公司向当地一家银行贷款300万元,贷款到期后,玻璃公司未履行偿还义务。今年2月,银行将玻璃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本息333.17万元。

“时间这么紧,你让我到哪去弄那么多钱啊。”3月26日,法官组织双方到庭协商,对于银行提出的分六个月还款的调解方案,段某情绪激动,一脸无奈,“去年花费上百万引进了全自动生产线,又遭遇疫情‘搅局’,资金周转实在困难。”由于双方分歧较大,首次调解就这样无果而终。

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复工,订单逐渐增多,玻璃公司迎来“曙光”。法官将借款人恢复产能情况及时反馈给银行,抓住时机再次做其调解工作,最终银行同意玻璃公司三年内分六期还清全部本息。

延触角,变身份

“你们费心把这个案子调了,我已经很感激了,没想到还帮我卖出去这么多大米。”3月16日,淮南某水产养殖公司法定代表人戚某给法官手机上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2017年12月,黄某与戚某合伙承包了谢家集区孙庙乡刘郢村280余亩土地,发展稻蟹生态种养。后黄某退出合伙,戚某拖欠其20万元投资款一直未还,引发纠纷。

经实地走访,法官了解到戚某并非有意赖着不还,而是由于其经营的水产养殖公司受疫情影响陷入困境,2万余斤稻蟹香米销售受阻,资金无法回笼,使得还款计划泡了汤。

法官在促成双方达成分期履行的调解协议后,还主动当起了“联络员”,积极联系网络电商平台,争取到暖心助农项目的支持,售出近万斤大米。对于法院延伸司法职能的做法,戚某一再表示感谢,并承诺一定准时兑现调解协议。

柔执行,赢缓冲

2018年7月,淮南某饮料厂因购置设备急需资金,工厂负责人邱某分五次向其好友李某、徐某、刘某借款共72万余元,均未按期归还。无奈之下,三原告向谢家集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突如其来的疫情,许多企事业单位、商户以及学校等用水客户停工、停学,桶装水销售遭受严重冲击,让我们措手不及。”4月2日,执行法官上门查看生产经营情况,邱某一语道出企业当下的不易。

饮料厂规模虽不大,但也是20多名工人谋生的饭碗,执行法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场致电申请人,耐心做思想工作,引导其体谅企业、好友的难处,关键时刻伸手“扶一把”“拉一把”。在反复沟通协调下,当事人自愿就五起案件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以这样柔性执行的方式让小微企业“缓口气”。

针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谢家集区法院坚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不搞“竭泽而渔”,依法审慎采取强制措施,灵活采取务实管用、便企暖企的执行方式,全力以“复”为企业恢复生产创造条件、赢得时机、“保驾护航”。(李斌)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