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检察机关"五个坚持"助推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51"工程

2020-05-18  来源:安徽长安网

阜阳市检察机关坚持以办案为中心,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综合运用打击、监督、预防、教育、保护等手段,在转理念、强服务、重实施上下功夫,把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抓实抓好。

坚持“一把手”负责,强化责任担当。建立服务民企发展“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涉民营经济保护协调工作小组,将此项工作与检察整体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包来友检察长在部署工作时强调,全市检察机关要从增强“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好省院部署实施的“351”工程,将依法保障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突出抓好机制建设、典型案件、总结宣传,着力把“351”工程抓实抓出彩;市院要一月一调度,全市要二月一调度,细化工作措施、服务举措,压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首办责任,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头抓,民营办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坚持“六项机制”办案,做实工作举措。建立“工作专班”机制。对反映损害民营企业及民营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控告、申诉,实行专人负责、交办督办、告知反馈制。落实“案件双审”机制。涉民营企业案件由承办人和部门负责人共同审查定案。建立“请示备案”机制。基层院受理的所有涉民企案件均向市院备案,对于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罪与非罪不清的及时向市院请示报告。细化“风险评估”机制。将是否严重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作为重要标准纳入风险评估内容,将办案和支持企业依法规范经营相结合,一案一分析、一案一评估;慎重选择办案方式和时机,注重落实依法办案、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杜绝出现“查办一个案件,垮掉一个企业,下岗一批职工”。制定“服务保障”机制。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五个坚决、七个着力”十二条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建立“工作会商”机制。与市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市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日常联系、联合调研、信息共享等;加强与公安、法院的工作交流、类案分析和形势研判,共同解决案件认定、处置等疑难问题,提升办案质量。

坚持“五大行动”同频共振,强化刑事平等保护。依法严惩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加强对侵犯民企和民营企业家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依法批准逮捕36人、起诉66人,为创新创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督促行政机关及时移送案件线索。与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签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市场监管领域两法衔接工作的紧急通知》,畅通与行政机关衔接渠道,依法建议行政机关移送案件8件10人,涉及假“飘安”口罩136万余只,涉案金额94.68万元,有力震慑了侵权假冒犯罪,依法保护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少捕慎诉”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加大对涉案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保护力度,对民企经营者涉罪案件真正做到“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建议”,依法不捕8件、不诉10件,尽量避免了因司法办案给企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如颍州区院办理的徐某某危险驾驶案件,在审查起诉期间了解到其经营的多家企业共有员工百余人、年均营业额千万余元,若逮捕将影响多家企业的正常经营,遂作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同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涉案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堵漏建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对于符合条件的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共对60件在办涉民企案件进行审查,既高质量办结案件,又未因案件办理而妨碍企业正常经营,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达到有机统一。如临泉县院在对李某某涉嫌合同诈骗罪一案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发现其作为民营企业负责人负责的省861、市661重点项目正值履约关键期,被羁押可能严重影响项目进展,遂决定依法变更强制措施,该案被高检院选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指导性备选案例。开展涉民营经济案件立案监督活动。重点监督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纠正把正当融资行为立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把贷款纠纷立为骗取贷款或贷款诈骗、把合同纠纷立为合同诈骗、把买卖纠纷立为强迫交易、把行业拆借立为挪用资金等违法立案情形,共办理10件案件,着力纠正不该立而立案的违法情形。如办理的刘鹏不服阜南县检察院相对不起诉决定申诉案,阜阳市检察院经过认真审阅全部案卷材料、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检委会集体研究,认为该案是正常的经济纠纷而非合同诈骗犯罪,遂责令阜南县检察院依法予以纠正。

坚持“三项职能”同向发力,强化民行和公益诉讼作用发挥。开展涉民营经济虚假诉讼监督专项工作。灵活运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移交犯罪线索、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最大限度保护民营企业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诚信社会建设。依法查办损害民营企业利益的虚假诉讼案件16件,如阜阳市检察院办理的武伯涛虚假诉讼监督案,公诉部门在办理一起诈骗案时发现案件线索并移送民事部门,民事部门随即成立专案组深入介入该案,发现该案涉及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6件、执行异议之诉案件7件,涉及借款本金4025.07万元,其中向5家民营企业借款7笔,借款本金合计3744万元。目前已调阅27卷审判卷宗进行审查,对公诉案件提出6条补充侦查建议。开展涉民营经济民事行政执行监督专项活动。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执行难”问题,以及行政案件得不到实体审理、行政争议得不到实质化解等“程序空转”问题。加强对影响经济发展的民事行政裁判和执法活动监督,提出抗诉7件,再审检察建议12件,发出执行监督检察建议26件,让民营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如颍州区院办理的睿华公司被执行案,法院超标的额查封土地房产后未及时处分,影响了该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遂主动协调、建议法院予以尽快处置,法院予以采纳及时启动拍卖程序,保障了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涉民营经济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加大对违法经营案件的监督力度,依法监督职能部门及时整顿和取缔伪冒商标、伪劣商品、无证经营、证照不全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净化规范市场环境。加强与职能部门协调,帮助民营企业完善经营手续、规范经营行为,对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完成问题整改的积极适用不可抗力规则,延长问题整改期限,缓解经营压力。依法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5件、立案2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件。

坚持“五个主动”服务,助力民企健康发展。主动“走出去”。去年以来,两级院领导走访民营企业90家,召开座谈会9次,向民营企业“问需求、保权益、促发展”。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包来友检察长带队到市“四送一扶双联”5家重点企业走访,深入工厂车间等一线区域实地查看,详细了解防疫措施落实、复工复产工作、在建工程项目、员工返厂返岗等情况,安排专人驻点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主动“请进来”。举办“护航民企发展”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邀请市工商联、民营企业家走进检察院,架起检企“连心桥”。主动“解难题”。向民营企业赠送市院编辑的《检察机关涉民营企业司法保护政策法规及典型案例选编》、《案说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等书籍,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为企业争取约3000只口罩、100斤酒精等紧缺防疫物资,帮助解决民企防疫物资短缺问题。主动“送服务”。充分利用“信访网电”四位一体控告申诉平台,为企业寻求法律咨询、权利救济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积极服务《阜阳营商环境·面对面》电视问政栏目,提供法律咨询,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协助政府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主动“强救济”。建立涉民企案件投诉控告受理“绿色通道”,设置民营企业服务岗,开通专门咨询电话和邮箱,坚持第一窗口受理、第一责任处理、第一时间反馈,落实“7日内程序性答复、3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及时、优先办理涉民营企业产权生效裁判申诉案件,严格依法提出审查处理意见,对确有错误的,坚决依法启动纠错程序予以纠正。(王秋芳)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