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宛新平:“不惜一切”体现执政为民的厚重底色

2020-05-23  来源:中安在线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我们党,人民至上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

观历史长河,不论是在抗震救灾中,还是重大疫情防控中,或者是事关民生民本项目抉择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来考虑、放在最前置环节来思辨。看当前,2020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党中央当机立断,一如既往地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来考虑,宁可让城市运行按下“暂停键”、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让步,也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所言,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团结人民……我们党不惜一切,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不惜一切”凝聚起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抗疫工作紧急打开“绿灯”,迅速调配紧缺医疗物资、盘活全国医疗力量资源、实施人们居家隔离的防疫措施,提供最优医疗保障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正是这样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全国上下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我们党力挽狂澜夺取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的,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尽管一季度全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全社会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代价,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但维护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付出再多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不惜一切”谱写出在磨难中砥砺成长的民族壮歌。中华民族历经千辛万苦,从一穷二白跻身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论是综合国力、经济基础、文化力量、国际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始终是一以贯之、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在作坚定后盾。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难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只有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才有深刻体会,只有数百年来代代身居贫困山区的贫困群众才有至深感悟。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让千百年来安居乐业的梦想在新时代变为现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动精准扶贫战略,各地方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兑现,实现了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以1000万人以上速度脱贫的人类脱贫传奇。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生态环境建设,抑或是全面深化改革,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胜利。

“不惜一切”传导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鲜明价值导向。顺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论述回溯时光,在过去七年的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同代表、委员交流最多的就是“人民”,着重强调要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拿这句古语给领导干部讲“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道理。在实践中,不论是对领导干部提出“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的为民服务要求,还是作出“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的价值评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来爱护、来呵护。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领导干部、各系统各领域把初心和使命铭之于心、践之于行,坚持为民服务真本色,肩担为民服务社会责任,让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蔚然成风。

站在特殊之年特殊两会新的历史起点上,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还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在未来征途上,同样需要很多“不惜一切”,我们依然要传承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谱写在生机勃发、砥砺奋进的华夏大地每一寸土地上,奏响14亿中华儿女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凯歌。

责任编辑:梁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