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警察泡在中药材市场刷经验

2020-07-02  来源:法制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甘肃西和产的旱半夏是半夏,江西赣州产的水半夏就不是半夏,河北安国产的家种半夏其实应该是南星。”向《法制日报》记者“复盘”一起非法经营毒性中药材系列案件时,安徽省亳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行动大队副大队长郑亚峰十分熟稔地列举出涉案药材半夏的品种。


对于身处“药都”亳州、专门负责食药案件的郑亚峰来说,熟悉中药材的不同种类、真伪特性,是与不法分子斗智的基本功。


2014年,郑亚峰从警后被分配到亳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行动大队,成为一名食药警察。当时的他是个新人,对于如何侦办食药领域案件缺乏经验,他就跟着老民警一点一点地学。


“刚上班的时候参与办理了一起生产假冒丹参滴丸案,掌握的线索仅是犯罪嫌疑人的姓名,侦破工作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郑亚峰回忆说,老民警赵春带着他收集犯罪嫌疑人的基础信息、家庭成员信息,梳理出其职业特征,再根据外围调查,分析其活动轨迹和活动规律,进而将窝点范围缩小到某村庄。


郑亚峰清楚地记得,追到某村庄时,线索中断了。经验丰富的赵春判断,生产假药应该是夜晚进行,生产所用机器用的是三相电,所以晚间用电量大的地方可能就是窝点。果不其然,他们很快就找到窝点所在位置,成功打掉了涉案犯罪团伙。


“食药民警作为专门的食药违法侦查办案人员,不仅要掌握办案技巧,还要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郑亚峰告诉记者。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上市品种繁多,经营商户集中,防范和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任务非常艰巨。


郑亚峰说,大队侦办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多涉非法生产销售假药劣药、非法经营等。相较于其他案件,食药民警要熟练掌握与食品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食品药品特别是中药材的特征属性,熟记毒性药品、濒危野生动物名录等信息,才能更快更准地发现案件线索,从而快速侦破案件。


在亳州整治中药材市场专项行动期间,郑亚峰与市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联合巡查和普法宣传时,觉察到一家中药材经营户神色异常。


于是,郑亚峰和市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立即对这家商户存放的牛黄、冬虫夏草、麝香等名贵中药材进行检查,发现都是假冒的。


郑亚峰立即向支队领导和市场管理部门汇报,同时对现场进行了控制。


“经调查发现,这些假冒名贵中药材来自于不同省市,被低价卖给不同分销商。”郑亚峰说,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下,亳州警方得到多地公安机关的支持配合,陆续挖出生产销售假药犯罪链条的上下游,进行了精准打击。


“真假药材你如何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记者问。


郑亚峰说,一靠学、二靠看。中药材品种多,撞型的也多。比如,不法分子往往用亚香棒冒充冬虫夏草。虽然真假中药材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有区别,但有的像到连专业人员也会打眼,这对食药民警来说是一个考验,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沉淀。


郑亚峰有一个诀窍,就是逛药材市场。他说:“从事这个职业后,我经常‘泡’在药材市场,多看、多观察,与经营商户、业务部门专业人员多交流,不断‘刷高’经验值。”


食药类案件不仅因为涉案地域广、人数多,时常需要跨地域协作,也由于鉴定难、周期长,需要不同部门的配合。


郑亚峰说,生产销售假冒药品案件需要证明以此种药品冒充他类药品,但判断冒充他类容易,认证此种却比较难。


郑亚峰曾经办过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拿不可入药的东北覆盆子冒充可以入药的华东覆盆子,鉴定机构能鉴定出不是华东覆盆子,但无法认定是不是东北覆盆子。


“在诉讼阶段,要提供证据证明是什么冒充了他类药品,就需要食药民警与市场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到产地走访商户,找专家进行论证,补充完善证据。”郑亚峰说,办案过程中还要注意中药材的存储,很多药材夏天容易被虫蛀,梅雨天容易霉变,一旦不注意就会损坏,影响案件办理。


从警6年来,郑亚峰主侦部厅督办的重大食药案件8起,参与指导办理食药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0多人。如今,亳州公安正在开展“昆仑2020”专项行动,其中一个打击重点正是食药领域违法犯罪,郑亚峰又投入到此次行动中。

“打击食药领域违法犯罪是一场配合战,亳州市已经建立公安机关与行政部门线索移送、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增加了违法犯罪成本,发案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就是打击与预防成果的最好证明。”郑亚峰说。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