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大力实施政策引领助力公共法律服务新发展

2020-07-07  来源:安徽长安网

近年来,蚌埠市不断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智力支撑和财力投入,通过夯实“实体网”,共建“并联网”,优化“人才网”,织密“智能网”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呈现交互发展,全面融合态势。去年参加全省考核,蚌埠市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4项业务工作位居全省前列。近日,为加快推进中央和省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决策部署,蚌埠市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网络实体热线平台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政策支撑更趋有力,规范有序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面向“三大群体”,发展服务更均衡。均衡城乡服务资源。加强市、县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村(居)法治学校等基层普法阵地建设,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规范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解决县域公证机构人员不足和便民服务水平不高问题。列入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乡镇(街道)、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和“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一村一法律顾问、基层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扶贫项目。保障特殊群体权益。将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单亲困难母亲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

推动“三项提升”,服务质量更优质。以满意度测评为抓手提升群众获得感。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压实承办人责任,将测评结果作为补贴发放依据,提高承办人服务态度。已累计接受群众测评803次,满意率98.63%,快速解决了工作中的“痛点”。以提高案件质量为重点提升群众信任感。出台案件质量监督制度,加大案件质量业务培训,加重案件质量考评占比、加强对律师办理援助案件监管,全市援助案件优秀率和良好率达80%以上,为法援机构赢得了口碑。以优质服务产品为纽带提升群众体验感。推出“接待热心、解答耐心、申请省心、细节贴心、回访关心”五心窗口便民服务规范,让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以优质服务带给群众全新体验。

创新“四项措施”,保障供给更有力。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党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市重大商贸活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多元专业法律服务。建立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评价制度和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110”报警电话联动。加大服务保障措施,强化队伍、经费、科技建设保障力度。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法律服务数据资源库,实现数据汇聚互通共享。

实施“五新”举措,贴近蚌埠更惠民。进一步扩大受援面,将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5倍,定为蚌埠市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高于全省水平。总结推广司法辅助中心、家事法律服务中心成功经验向商事、破产等领域延伸。加强“三调联动”,大力开展警民联调,抓实诉前调解,拓展律师调解试点,提升访调对接效果。优化蚌埠仲裁委秘书处、仲裁员队伍,加强仲裁机构对外交流合作,打造皖北地区有影响力的仲裁机构。将法律援助、法律顾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创建乡镇(街道)、村(居)无卷宗调解“以案定补”和村(居)法律顾问经费保障机制。

实施“五大工程”,助力融合新发展。实施网络统领工程,实现“一网通办”。开通“皖事通”手机终端,足不出户,轻松实现咨询、申请、查看、投诉。推送“网上店铺”,让群众一目了然,一清二楚。蚌埠市已依托1158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发布各类网上法律服务店铺191个,线上线下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36282人次。实施数据汇集工程,打通数据联通关键环节,推行“掌上办”“指尖办”,蚌埠市已成功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案件137696件,最大限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实施均衡发展工程,重点加强全域特别是县域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体平台建设。推进指挥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窗口相互整合、一体运行,统一调度,直接为民服务。通过均衡发展,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按需统筹协调,变互不相连单打独斗,为相互联动合力攻坚。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对网络、实体平台服务人员、统一考核,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评议大宣传”群众满意度测评,做到随时评价、随单评价,服务一次、办事一次,接受服务对象评价一次,累计有4561名办事群众参与窗口评议,满意4446件,基本满意93件,不满意22件。通过政策引路,政府购买,择优选聘,分类管理,广聚英才,蚌埠市已有各类法律服务人才6694人。实施保障巩固工程,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组建专门运营管理机构和队伍,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便民化、快捷化、精准化、常态化、可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法律服务”。

坚持“五个纳入”,目标任务更清晰。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本地区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参考。明确责任和时间表、路线图,集中力量推进工作落实,真正实现“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方便、快捷、无障碍。(姜韶光)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