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门进出一揽子调处

2020-08-12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 本报通讯员 刘银昌 张凡

“万分感谢!在我们最为悲伤、彷徨无助的时候,是镇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的工作人员为我们雪中送炭,为我们主持了公道。”沈某的妻子激动地说。

沈某是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的村民,不久前在承包全村秸秆清运工作的李某手下干活时,突然晕倒在地上,因抢救无效死亡,双方发生纠纷。

这起极易引发信访的纠纷经八公山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指定,特色调解组织“老娘舅”和镇司法所联手全力调解,不到5天时间双方达成协议,成功化解了这起重大纠纷。

全面建设县区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淮南市开展信源治理的重要支撑,并于7月底前要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为此,淮南市委平安淮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整合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资源,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实体平台,实现“让群众信访一扇门进出,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

中心建设标准化

由淮南市委政法委牵头,统筹纪委(监委)、综治、维稳、信访、司法等资源力量,依托县区综治中心,整合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化的县区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后的县区级矛调中心建设场所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

根据统一登记、法律咨询、分流处理、现场调解等工作环节,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置登记咨询、信访接待室、法律服务室、调解室等功能区,对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等进行引导、分流、化解。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全体人员常驻矛调中心进行实体办公。为加强中心力量,淮南市要求各县区要通过招聘事业编制人员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充实县区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综治中心),保障中心有效运转。

部门职责明晰化

如何让县区级矛调中心高效运转?淮南市委政法委统筹协调进驻单位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体化运行所需的工作机制、规章制度等。

制度建设明确了进驻中心各部门职责。信访局负责接待受理,对来访群众,根据当事人意愿和事项内容进行导访和分流处理。司法局负责对矛盾纠纷交办处理,不断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方式有序衔接的工作机制。法院负责司法调解和对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将司法调解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等全过程,及时对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予以审查、确认。纪委(监委)依据有关规定设置专门接待窗口,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和电话网络举报等事项。

职责明晰,减少了推诿扯皮。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淮南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300件,调处成功2263件,成功率为98%。全市未发生因疫情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及个人极端案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机制运行规范化

淮南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许德寿说,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还制定信访中心与信访事项调解对接方案,落实同处办公、同处接待、调解优先、工作联动。

通过建立动态分析研判机制,加强矛盾纠纷信息收集、汇总、研判等,特别是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和具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事件,强化预测预判和预警,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建立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平台优势,加强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协调配合,努力形成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建立事权单位调处、指定单位牵头联合调处、县区领导牵头调处的多级调处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建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广泛纳入各类调解资源,鼓励和支持“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律师、公证、基层法律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推动本地“优秀品牌”调解小组或调解组织进驻中心。建立完善司法确认机制,对调处成功的案件,加强和完善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