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110: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10-27  来源:安徽长安网

从“四有四必”到“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从单一的接处警到防范、打击和服务,从驾驶摩托车出警到集“现场勘查、救助服务、网络追踪”为一体的警用装备车辆……自2001年4月开通110接报警服务台以来,宿松县公安局虽然经历了机构、职责、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变革,但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责却一直未变,执法为民的初心一直铭刻在一代又一代110人心中。

据统计,19年来,宿松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共接群众报警222万起,其中刑事警情2.3万起、治安警情4.5万起,成功救助群众107万人次。

从电话派警到网络派单

要说宿松县公安局在发展史上的大事,莫过于110的开通。2001年4月,全天候24小时运作的宿松县公安局110接报警服务台正式开通,它就像一条纽带,将百姓的需求和危难及时传递到一线处警单位。宿松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石贵明是该局110指挥中心的首任主任,他见证了110的发展变化。

石贵明与110有着不解之缘,参与了110筹建,当了十几年的主任,步入局领导岗位后,又分管110工作至今。新建于2018年的110指挥中心,高端大气,超40平米的LED小间距液晶大屏,格外显眼,听着从电脑里发出来的清脆的报警语音,石贵明的思绪回到了20年前的110初建时期。

石贵明介绍,2000年8月,县公安局根据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集中社会力量筹集30万元资金建设110,并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110社会联动领导小组,联动单位有30多家。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110指挥中心于2001年4月9日建成并投入运行,该中心建在原老公安局二楼,办公面积只有十几个平方;设立班长台、通信台各1个,接警席位2个,从全县公安机关抽调7名民警担任接警员。那时,县局没有开通公安网,110是从电信开通的“特服号”,只安装了两部电话,接到的所有警情都是靠电话派警,原巡逻防暴警察大队作为专业处警力量、孚玉派出所作为属地处警力量,承担着城区警情的处置任务,县局专门为巡逻防暴警察大队配备了2台警车处警,涉及其他乡镇的警情由属地派出所负责。

“那时,我们积极按照‘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庄严承诺,做好每一起接处警工作;当时,报警记录都靠手工登记,一本报警登记簿有50页,最多一天要登记3本。”回忆担任接警员的经历,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李红霞的话语多了起来。

李红霞说,电话派警最怕雨雪天气电话线路出故障和电话线路占线,以及处警单位处警力量不足等问题。那时,使用手机的人很少,而手台的信号跟不上。一个大年三十下午,程岭乡一户居民家里因燃放爆竹发生火灾。由于电话占线严重,她心急如焚,拨打了十几次电话,才与辖区派出所取得联系。有年春运,她打电话指令交警事故中队处置一起交通事故,中队值班人员回复说,民警辅警都到外面处警去了,联系不上他们。当时,全县所有交通事故的处理职责都由事故中队承担,她只得打电话通知交警大队,后来交警大队安排其他中队人员处置了该警情。期间,耗费了不少时间。一次值班,她持续接到一个报警人的5个电话,对方称属地派出所一直没派人去处警,而她每次打电话给该派出所催促时,接电话的人员都说已派人去了。该所是否及时处警,她一时无从得知。

怎样才能解决影响110效能发挥的各种现实问题呢?宿松县公安局根据上级公安机关部署作出了积极探索。

2002年,该局开通公安三级网和110接处警系统。2005年,将公安机关“110”“119”“122”三个对外公布的号码进行整合,实现“三台合一”,实行“一个中心、一级接警”的工作模式。同时,对公安网进行升级,统一将公安各派出机构的办公电脑接入公安网,为实现110网络派单处警创造了条件。2007年,将指挥中心搬迁至位于县城孚玉西路的县局110大楼,在指挥大厅增设4个接警席位,并设立背投大屏幕,将城区监控探头接入指挥大厅。2010年,对110接处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一键调度、录音录时等功能。同时,第一期的“天网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指挥大厅背投大屏幕也更换为液晶拼接屏。随后,为一线单位配备了手台、警务通、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初步形成网络派单指挥调度工作模式。2018年11月,将110指挥中心搬迁至位于东北新城的县局业务大楼,第二期“天网工程”同步投入使用,110指挥中心成为一个集接处警、可视指挥调度、视频巡查、缉查布控、反电诈等于一体的系统平台,网络派单指挥调度工作模式的效能进一步凸显。

宿松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副教导员曹园介绍,现在,接警员只要接到报警,就会通过网上指挥调度系统,以网络派单形式,将警情一键同时推送到多个一线处警单位和出警民警手持终端,并通过系统对接警、网络派警、签收、处警、到场反馈、处理反馈、电话回访等实行全流程管控,确保警情指令准确推送、警力报备实时掌握、警力分布一目了然、处警反馈及时规范、现场证据固定上传、重大案件同步响应、检查监督有据可查,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能力。

“网络派单,充分发挥了多警种合成作战共同打击现行犯罪的优势,体现出了公安机关在处警上的稳、准、快。”今年8月20日下午,两名外地窃贼在宿松县河塌乡作案后骑摩托车往105国道方向逃窜。110接报警服务台接到群众报警后,迅速通过网络派单形式,同时指令105国道沿线派出所和沿线路面交警紧急布控并实施拦截。由于调度到位、处警及时,两窃贼被在105国道破凉镇段布控的交警成功截获。

从事路面执勤工作多年的交警大队三中队指导员曹成武,对此感受深刻。他说,网络派单,不止在打击违法犯罪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解决了一线单位警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同时发挥了就近警力处警的效能。去年以来,交警部门根据110网络派单,通过在路面紧急布控,协助其他警种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1名,有力震慑了流窜侵财犯罪活动。

从“投递员”到“大管家”

“从事110接处警工作后,第一个感觉是忙,每天的接警量都很大,大脑每天都在飞速运转。”李红霞说,随着110的知晓率不断提高,涉及各行各业的民生诉求开始增多,为此她和同事把涉及公安机关服务职能的警情,都直接“投递”给公安一线处警单位;涉及其他部门的警情,就“投递”给相关部门。石贵明说,110接线员的工作看起来像是“投递员”,但做的都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责任重大,容不得一丝马虎,对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修养等都要求非常高。一次,一名接线员在值夜班过程中,接到一起火警,将报警人说的“柴房着火”误听为“柴山着火”,致使消防人员跑错了处警地点,耽误了处警时间。

李红霞对自己从事接警员的经历仍记忆犹新,她说,她是110设立后的第一批接警员,对110工作有着特殊情结,当时7名接警员都是按照“四班三运转”模式开展接警工作,现在他(她)们7人都离开了110岗位。为了做到精准下达指令,她和同事把当时全县公安机关所有民警的手机号码、单位固定电话,所有联动单位的联系电话,全县22个乡镇207个村(社区)的名称,城区主干道、各街巷弄道和标志性建筑的名称及具体位置,以及城区重点单位、知名行业场所的具体位置和流行在民间的各乡镇地名等都牢记在心,并能做到随口说出。

李红霞回忆,有天晚上,她接到一名男子报警,称其骑车路过县城一条街道时,看到一个老人昏倒在路边,但报警人说不出该街道的名称。她就耐心询问报警人路边有哪些建筑物,有没有熟悉名字的店铺。在她的提醒下,报警人说路边有几棵梧桐树,还有一个卖药的店铺。她立刻联想到通德街。果不其然,辖区孚玉派出所民警根据她指令的地点,成功找到该老人并将其送到医院急救。经紧急抢救,老人平安脱险。事后,医生对处警民警说,老人是心肌梗塞,再迟几分钟送来就没得救了。 

八角楼、白云楼、四牌楼、白洋河桥、八里凉亭、光头岭、一天门、城门冲水库、二十五里铺……至今,李红霞仍对这些流行于宿松民间的建筑名称和地名如数家珍,过目不忘。李红霞说,从2006年起,110接警员都是从社会公开招聘,为此她当了10年的考官,对招聘的每一个接警员,她都要从社会人文知识、地理知识、各警种业务知识、法律知识、方言俗语等方面对她们进行培训和考试。

小孩子走失了,如何才能确定孩子去向?盗车贼骑着盗窃的摩托车逃跑了,怎样才能成功将其截获?路边商店时常遭人盗窃,如何才能及时发现?

宿松县政法委副书记刘柳斌,曾在110指挥中心担任多年的负责人,他对110在探索中谋发展感受深刻。他表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110的期望值和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110必须适应时代发展,从警情“投递员”向“大管家”转变,从单一接处警到勤务指挥调度转变,让110更快更灵。

2010年以来,宿松县公安局在110建设上,坚持在转型中抓机遇、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变局中开新局,在110指挥中心的大框架下,先后发展了网安、情报、科信三支专业化力量,并建立健全了联片联勤联动、重大警情应急响应、网格化巡逻防控、紧急布控等多个警务工作机制。同时,积极整合全县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全面发挥视频监控在预防、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的作用。

110,为便民而生,因为民而强。据统计,2018年以来,宿松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严格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通过对各种警情的研判,找回走失人员460余人,破获现行犯罪案件180余起;通过视频巡查、可视指挥调度,制止各类违法犯罪现行260起,追回群众遗失财物480起;通过指挥调度警力紧急布控、网格化巡控,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10人,充分发挥了110的“大管家”作用。

从日均接警60起到416起

2001年共接报警22213起,日均60起;2006年共接报警88875起,日均243起;2011年共接报警143678起,日均393起;2019年共接报警152048起,日均416起。通过这组数据,不难发现宿松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接警量每隔几年都会发生较大递增。

警情在不断递增,而警情的特点在不断发生变化。宿松县公安局情指中心负责人袁章莲介绍,过去涉及矛盾纠纷、打架斗殴、侵财犯罪等类型的警情比较突出,特别是街面盗窃、抢夺等警情;现在,这类警情得到大幅度下降,而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电信网络犯罪等警情呈高发态势,并在不同季节、不同社会环境下呈现不同的特点,考验着每一名接警员的综合素质。

“经常到村里闹事的人,算不算黑恶势力?”“哪种行为算黑恶势力?”“这里有人聚集,有传播病毒的风险。”“有人在这里拦路,不让我们走。”“在长江里放地笼,算不算非法捕捞?”“有人贩卖从长江里捕来的鱼,抓不抓?”“我家的鸡还没有转移出来。” “我从家里转移出来时忘记带衣服,我想回家拿。”……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非法捕捞等专项工作期间,和在开展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的特殊时期,宿松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涉及举报、求助、咨询等类型的警情特别多。疫情防控期间,最多一天接到涉疫警情187起。每接到这类警情,接警员们都是镇定自若、有条不紊,或是利用温柔的话语安慰报警人的情绪,或是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为报警人释疑解惑,或是利用文明规范的接警语言引导报警人正确处理问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110工作的信任和尊重。

“姐姐,你觉得活着累吗?”2019年10月12日晚上,接警员聂婉君凭着职业的敏感,根据报警女孩在电话里讲的这句话,判断该女孩有自杀倾向,在她的引导下,女孩向她说出了服农药的实情。情况紧急,她急忙安抚女孩,但女孩拒绝透漏自己的位置,并挂掉电话,她就不断拨打女孩的电话,在多次拨打后终于被路边群众接通,并告诉了具体位置。当民警和120急救部门赶到现场时,女孩口中不停地吐着白沫。后被送往医院救治成功脱离生命危险。聂婉君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全网阅读量达到4.2亿次,并获邀参加2019年省厅“110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

聂婉君说,每年春节、清明、国庆等重要节日,是110最忙碌的时候,电话声此起彼伏;今年国庆,中心最多一天接到707起报警,她和同事不得不缩短轮休的时间,每天上班忙到下班,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下班会感觉很疲倦。

80后接警员洪日利是在110指挥中心工作的时间比较长,经历了警情逐年递增且呈现疑难复杂化的变化过程。她说,日常工作中,她和同事时常会接到涉及坠楼、自杀、人员走失等疑难复杂警情。接到这类警情,头脑要保持冷静,并能根据报警的内容迅速作出准确判断。2019年7月的一天晚上,有个人在电话里喊了一句“救命啊!”然后就挂断了电话。她根据对方说话的话音,立刻判断出是一个十几岁女孩的声音。后来,情报研判民警根据她提供的信息,通过分析研判,确认报警人系五里乡村民张某的女儿。随后,处警民警找到张某家。原来是张某女儿因未完成作业,被张某打了一顿后而打电话报警。张某女儿打完电话后,就去房间睡觉了,而公安民警却为此忙碌了一个晚上。

曹园介绍,近几年来,公安机关为处置人员走失警情,牵涉了大量的警力和消耗了大量的警务资源;走失警情涉及多种情形,有小孩走失的,有未成年人逃学离校出走的,有夫妻吵架离家出走的,还有老年人、智障患者走失的。虽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110承担的任务更重更艰巨,但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谎报警情、骚扰警情等行为的打击和宣传力度,谎报警情、骚扰警情的现象越来越少,所以现在有效警情在不断增多,无效警情在不断下降,而处警量在不断上升。

据了解,近年来,宿松县通过不断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各政务服务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得到了增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门,都依托各种载体开通了自己的服务热线,110接到涉及公交车乘坐、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劳动纠纷、法律求助等民生类的警情逐年减少;特别是2017年安徽省公安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一键挪车”服务后,人们都是通过下载该APP移动终端,利用“一键挪车”系统及时、准确通知堵塞通道的车辆车主挪开车子,为此大幅度减少了此类警情。民生类警情的分流,大大减轻了110的工作量,使110的主业功能得到进一步凸显,充分发挥了110服务实战的作用。

谈到110今后的发展,袁章莲表示,宿松县公安局将依托拥有的警务科技资源,打造超融合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可视化、扁平化和智能化调度,形成智能语音接警、抢单式接警等工作格局。

“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发展最快”——“宿松110”作为宿松县公安战线上的最靓丽名片之一,如今这张名片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更加熠熠生辉。

19年风雨历程,春华秋实;19年初心不改,薪火相传;年轻而充满时代气息的“接警大厅”内,一台台先进的设备,一块块清晰的电子屏,一双双智慧的眼神,都在默默守护着松玆大地的安全。

(孙春旺)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