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军蓝换到检察蓝 改变的是身份 不变的是军魂

2020-12-24  来源:安徽长安网

“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都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刚刚荣获马鞍山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孙帮富如是说。

1999年10月,孙帮富转业到马鞍山市含山县检察院工作,先后在反贪局、公诉科、批捕科、办公室等多个岗位任职。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干事总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转业后,面对全新的检察机关,对孙帮富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他没有退却,拿起了法律方面的书本,经常挑灯夜战,经过四年的刻苦自学,终于拿到了法律本科文凭,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迎接新的“战斗”。

在检察办案中,孙帮富甘当配角,从不以老同志自居,虚心向年轻的检察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和办案经验。那些年检察机关办案人手少,他经常被院里抽调到办案部门,配合检察员办案,是检察院的“老黄牛”。

2017年5月,已担任院工会主席的他,被组织上选派到三龙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走上了扶贫之路。

当他第一次走进贫困户的家中,看到他们的生存现状,听到他们讲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再次燃起了一个退役老兵的战斗激情,他暗下决心,决不辜负组织的希望和群众的期盼。

刚驻村时,孙帮富连续4个多月没有回过家,同村干部一起加班加点整理扶贫档案,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资料完整的三龙扶贫档案系统。他还抓住点滴时间,通过自学、参加培训、主动请教镇村干部和群众等方式,学政策、补短板,解决了自己对扶贫工作一无所知这个“拦路虎”。结合脱贫攻坚“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和“大排查、大走访”活动,对全村所有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把他们当亲人,同他们拉家常,建立感情,了解情况,很快地就熟悉了村情、民情、户情。

三年多来,他累计入户走访贫困户3000多人次,走访非贫困户2500多人,帮助贫困户和村民解决个人实际问题150多人次。他的真心付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他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孙头”。

通过扶贫实践,他深知,光靠“输血”只能解决暂时贫困,只有“造血”才能帮助贫困户稳定实现脱贫。于是他把产业扶贫这个“造血”措施当作“堡垒”来攻。2017年7月,他与村书记一道,为无劳动能力、无圈养条件的贫困户,辗转多地,寻找合适的经营主体。经多方考察调研,最终选定含山县顺发养猪场和飞龙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与83户贫困户开展合作共养,当年户均增收2800多元。

2018年5月,他同村委会一起帮助82户贫困户组建了含山县三龙养羊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新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初步建立了贫困人员稳定脱贫机制。他心系羊场,几乎每天都去羊场了解羊只生长和防疫情况,帮助羊场解决实际困难。两年多来,三龙羊场共销售育肥羊947只,销售小母羊38只,母种羊产崽成活760只,实现收入23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每户平均分红5700元。带动外村61户贫困户开展合作共养,每户平均分红3000元。先后解决8名贫困人员和12名非贫困人员就业,平均增收1.4万元。

作为驻村扶贫干部,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村中心工作。三年多来,共接待到村来访群众160多人次,协助村委会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10多起。为村内党员上党课,宣讲党的政策等。如今的三龙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也从2017年的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50多万元。

已近花甲之年的孙帮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早已是多项荣誉加身,他却还像当初入伍时那样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从戎20载,从检20载,从海军蓝换到检察蓝,孙帮富越来越懂得,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军魂。

(苏自山 梁立旗)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