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长安网群: 合肥 淮北 亳州 宿州 蚌埠 阜阳 淮南 滁州 六安 马鞍山 芜湖 宣城 铜陵 池州 安庆 黄山 广德 宿松
 
安徽长安网首页>> 政法文化>>  
政法文化
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稿件来源:安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1-01-12 18:43:33

有多少热血青年投身警营是出于对那一身英姿飒爽警服的热爱和向往啊!

1989年夏天的高考,千军万马中,我终以超专科分数线的成绩挤过了独木桥。谋划志愿填报时,就心心念念想当一名人民警察,觉得这个职业好神圣,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还能穿上一身橄榄色的警服,而且可以配枪,既威武又神气,让我心驰神往。

志愿表上,我工工整整地填上“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的名字,虽然那时候她仅仅只是高中中专,但足以让出身寒门的我跃过“农门”、实现了由穿“草鞋”到穿“皮鞋”的转变。报名过程中,虽有曲折,却也没有动摇我的从警意志。9月初,我终于拿到了鲜红色的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录取通知书。

怀揣着录取通知书,我来到了位于大蜀山脚下的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略有点简陋的校门,一条长长的水泥路由校门口缓缓下坡直接通达最南端的大操场,校园绿树掩映,学校不是很大,甚至与隔壁的农经学院全方位互通而无法分隔,但是对于我这个从小县城过来的学生,如同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和羡慕:教学楼、集体宿舍、食堂、训练场、身着警服的学员队列、铿锵有力的口号声、擒拿格斗的矫健身姿……令我热血沸腾。葱茏的大蜀山,终于可以见证放飞我的梦想了。

进了警校,却还不能马上就发放朝思暮想的警服,近三百名来自全省各地的男女新生们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军训。

进入警校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假期很快就到了,对于我们这些刚离家不久的新生来说,都急于赶回家与亲人团聚,分享这近二十天林林总总的新鲜感受,更重要的小心思是想以一个崭新的准警察形象在家乡的亲人和小伙伴面前“显摆显摆”。

可是学校却要等国庆假期结束后才能统一发放警服,这令我们一帮眼馋的新生很是气馁,关键时刻,上一届老乡学长及时出现了,韦同学、雷同学帮我们几个老乡新生借来了警服,话说当年他们也是这样穿着一身借来的警服回家“臭美”的。借来的警服虽不是特别合身,但是橄榄色的警服、鲜红的领章,耀眼夺目。

假期里,我穿着警服骑着自行车,和一帮小伙伴们穿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飞驰在秋日的光影里,那时还是青涩的微笑,明亮的眸子,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

假期结束回到学校后,终于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新警服,难抑那种激动的心情,步入警察队伍的感觉真实多了。“83式”警服虽然料子普通,但摩挲着鲜艳的红领章,年轻的心,早已飞向了远方。

两年的警校生活,学习了很多课程,刑事侦查、治安管理、刑法、痕迹检验、法医学等等,现在看来,多是粗浅的入门知识,却也积累了满腔的豪情。记得有一个老乡间广为传播的段子:某位老乡学长站在大蜀山顶、安徽电视台发射塔下,凭栏远眺暮霭下鳞次栉比的省城,发出了“问安徽公安,谁主沉浮?”的豪言壮语。

1991年的夏天,安徽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我们也要结束求学生涯毕业离开警校了。7月10日那天,淅淅沥沥的雨声中,警校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王胜俊出席了我们的毕业典礼,已兼任警校校长一年的时任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尹曙生亲自为他担任校长的第一届警校毕业生作毕业致辞,饱含深情地寄语,坐在台下的我们内心百感交集。典礼后在食堂大厅的聚餐,很多人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即日起所有人将奔赴全省各地,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相见,那一幕幕场景倒是真有一点像电影《芳华》里文工团解散前聚餐那一幕,令人惆怅感怀。

哪里来哪里去的定向分配原则终将我们“打回”原籍,回到舒城县公安局报到安排工作。想到终于要开始自己“正儿八经”的从警生涯,可以上班挣工资接济清贫的家里了,兴奋并忐忑着。

那时的舒城县公安局位于县城中心龙舒路北侧狭长的西衙巷里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办公区、生活区以及看守所、拘留所、武警中队等都建在一起,狭小而有序,三层红砖办公楼略有陈旧,但是却让我感到无比敬畏和神秘,看着在里面忙忙碌碌来来往往的人们,内心充满羡慕,偶尔闪过一丝想法:我什么时候要是能在这里上班,那该有多幸福啊!

7月底,我被分配到张母桥区公安派出所工作。张母桥北与六安接壤,是一个当时在全县交通最不便、经济最落后的丘陵区镇,号称舒城的“西伯利亚”。

一条狭长的街道,两边密密麻麻高低不等的房屋和门面,间或还要挤过路边的菜摊,上了一个坡道后,倒也豁然开朗,高大的法国梧桐,浓荫下的柏油路,路边依次是区委会和一些区直单位,尽头北侧就是派出所了。派出所不大的院子,最里面是一排青砖平房,用来办公兼住宿,拐角车库里停放着一辆草绿色的旧吉普车,那是我们平时都舍不得用的“小宝车”(俗称)。院内一口水井,勤劳的警嫂们会每天早上蹲在井边洗衣洗菜,噼里啪啦捶着衣服,大嗓门拉着闲话。

张母桥距县城30公里,大部分是石子路,每天仅上午有几班到县城的小客车和零散的短途农用三轮车,夏天的下午,甚至都没有到县城的班车了,派出所条件也很简陋,但是这些对于我这个刚吃上“商品粮”的小警察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

上班没几天,所里工作分工由我负责联系的八里乡洪院村一处裸铝线被盗,可怜我这个刚到单位没几天的新警还没有正式到自己联系的管区“视察”过,就被直接推到办案一线了。我背着包,独自一人骑着大加重自行车,按照群众所指的线路,沿着石子路上坡下坡一路颠簸而行五十多分钟,汗水淌了一身,屁股颠得发麻,才到达了八里乡。真实体验了后来我才了解到的当地流传甚广一段顺口溜:“自从来到八里桥,三年没见客车跑,倒是有辆自行车,上坎推,下坎勒(音,舒城方言),平路颠着真吃亏(舒城方言)。”整理好已被汗水湿透的警服,挺直腰杆,走进八里乡政府,以一个警察身份正式开展工作了。

不久,我领到了参加工作后的首批警服,那时的“89式”警服与“83式”警服有了微小调整,红色领章已经被金色的领花代替了。第二年,我还配发了一支锃光瓦亮的54式手枪,虽然现在看起来54式手枪又重又大,但是它火力很威猛,挂在腰上足以让我平添一份胆气,腰杆挺得更直,54式手枪拍打着屁股,走起路来像一阵风。

1992年5月,撤区并乡以乡设派出所,我与徐德金、王家本两位老民警被安排到新设立的棠树派出所工作。

1993年初,迎来了人民警察首次授衔,因工作年限短,我自然只能是授予最低的二级警员衔。授衔的那一天,县政府在县委礼堂隆重举行县公安局民警授衔仪式,我和王家本副所长起了个大早,换上一身干净的警服,领口别上了新发的警衔,赶到县里去参加大会。县委礼堂里,全局授衔民警代表济济一堂,热闹非凡,佩戴上警衔以后,顿觉有了职级、资历的差距,也让我感觉自己那么微小。

此后,警衔也逐步经历了由领章式改为肩章式,位置从领口到肩上的变化,图案也由简单的星型形状变化逐步丰富为星杠组合,识别更加容易,图案更显美观。

棠树乡撤区并乡时,从张母桥区分出来,由棠树、西塘、八里三个小乡合一组成,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条件异常艰苦。起初时,所谓的派出所就只有乡政府挤出的一间旧平房办公,三个民警仅两张办公桌放在前半间,两组旧档案柜作为隔墙,后面是一张值班用床,外加一辆时不时还“闹脾气罢工”的旧警用三轮摩托车,这就是棠树派出所的全部家当了。狭窄的空间里要办理户籍、要接待群众、要调查问话、要值班备勤等等,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多来几个人就连站都站不下了,简陋的条件开启了一个派出所从无到有的新工作征程。

条件虽然艰苦,但想到要把新设立的派出所名头打响,“创业”的两位所领导带领我一个小警倒是满怀激情,浑身充满着劲头,咬紧牙关,白手起家,所址也经历了由在乡政府借用一间旧平房到两间“大通道”,再到三间“大通道”房子的变化,1994年底,我们下大力气征用了四亩多土地新建了所址,圈起了院子,盖起了12间坐北朝南的平房,牌子一挂,顿觉公安派出所的气势就出来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征用的那块土地上,原来坟地较多,建上派出所以后,虽周边住户稀少,我们办公生活、侦查破案,大伙儿忙得挺嗨,丝毫不觉有啥问题。周围老百姓都感叹说:“这个场子其他人哪敢住,看来只有他们这些带枪的公安局人才能镇得住啊!”

所址建好了,我们还买了一辆新警车,总算不要“寄人篱下”了,在全县新设立的派出所中也算较早实现了“有房有车”的目标,办公、生活条件变好了,大家觉得底气更足了,工作的劲头更大了,接连破获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系列盗窃案件,打掉了好几个犯罪团伙,工作逐渐打开了局面,小所也真正实现了大作为。

1998年12月,县公安局首次搬出了老城区,来到了城北桃溪路上,新址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八层高的公安大厦,老乡厅长尹曙生亲笔题写的“舒城公安指挥中心”八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大门正中的照壁墙内侧“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的题字,彰显公安的忠诚和责任,三层副楼外墙上“挟风裹雷处警去,除暴安良太平来”的红色大字,昭示着公安的紧张高效和为民情怀。院内建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倒也别有一番意境。

1999年5月,我从汤池派出所调往地处县内平畈区的桃溪派出所担任所长,从西南山区来到了舒城的北大门镇守。2000年,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警服颜色由橄榄绿改为藏青蓝(99式警服),警衔标志也同步改为肩上镶嵌银白色星杠组合,警服也一改粗线条式的简单型号区分为逐人量体制作,更加合体修身。2001年,新警服配发到了基层,我穿上新的99式警服,感觉自己仿佛有那么点“国际范”了。记得当时第一次穿着新制服到镇政府去开会,引发了镇上好多干部的羡慕,大家直呼:“你们的新制服太漂亮了!”

那时我接手的桃溪派出所经费非常困难,工作也积压了太多问题,治安局势又混乱,党委政府不满意、群众也不认可,地方上的一些“混混”时不时还想在派出所头上“捉捉火色”(舒城方言)。这样的窘困局面,让初到桃溪任职的我有近半个月时间晚上无法入眠。好在调整后的派出所班子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没有畏首畏尾,而是横下一条心,顶住压力,不惧威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深挖彻查,果断亮剑,“魑魅魍魉”陆续被收入网中,令群众刮目相看,对派出所的铁腕整治赞不绝口,派出所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得到了根本性扭转。

多年以后的2020年夏天,我县遭遇特大洪水,丰乐河水位创历史新高,我代表县公安局在参与丰乐河桃溪镇段防汛的那段日子里,还会不时听到很多群众对当年我们派出所威震一方事迹的津津乐道。

可经费的拮据却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最艰难的时候,派出所寄居在206国道边几间旧“大通道”平房中,呼啸而过的大货车声从早轰鸣到晚,夏天酷暑的太阳从东晒到西,冬天寒风凛冽的时候,屋里四处都漏风,晚上睡觉时常会有老鼠从身上窜过。挂在墙上的我一件积攒好久才狠下心来购置的皮衣也不幸中招,被老鼠把衣领咬成了锯齿般,让我心疼了许久。即便如此,一年又一年,我和战友们始终咬紧牙关在坚守,一案一事、一分一毫,把派出所当成自己的家,单位虽小,责任重大,如同电影《集结号》里谷子地的队伍,军号不响,固守阵地坚决不撤,派出所也终于闯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日子。

2003年7月,桃溪派出所光荣的被评定为公安部首批一级公安派出所,并陆续获得集体二等功等多项殊荣。荣誉得来不易,犹记得在那片土地上那段时光里,为之奋斗的我的每一位战友都作出了牺牲和奉献,至今回忆起来仍令我内心充满敬意和感动。

光阴荏苒,进入21世纪,我也过了而立之年,一切节奏都好似在加快,时间也变得急促了。经济条件在慢慢变好,99式警服也在不断的进行微调升级,服装种类也较老式警服增加了作训服、执勤服、多功能服以及特警制服等等,警察形象的展示更加全面立体,更加端庄大气,更加贴近实战。

2007年元月,我调回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暨巡逻警察大队任职,真正成为公安大厦里的一员。虽然进了县城,实现了刚上班时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内心更多的是感到压力和责任,却少了一些想象中的那种喜悦和激动。

岗位有了变化,队伍壮大了好几倍,对职责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接处警情、巡逻防控、执法办案、应急处突等等,震耳的报警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的对讲机指令呼叫、闪烁的警灯伴着急促的警笛,每一个不速而至的警情,每一起突发的紧急状况,都让我和我的战友们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从不敢懈怠。

每每经过办公楼下的警容镜,看着镜子里自己一身威严的警服,职业的崇高感油然而生,更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010年以后的10年间,是舒城公安跨越式发展的10年,舒城公安队伍得到了淬炼,几任局长高站位、大格局、深谋略,带领党委一班人一张蓝图绘到底,公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猛药治疴,公安队伍得以整肃;规范执法,民警办案能力得到锤炼;重视投入,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提档升级;扫黑除恶、荡涤尘埃,对治安掌控力也得到极大的增强,公安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舒城公安在党委、政府心目中有了坚实的位置,在人民群众口碑中得到了更多的赞誉。作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我也深深为之自豪,我为自己能为舒城公安做出一点点具体工作而倍觉荣幸。

2016年7月,舒城县公安局再次迁往新址,一座16层高的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巍峨屹立在县城西侧入城口处,庄重大气,国旗迎风招展,警徽熠熠生辉,站在新办公室的窗口,眺望远方的天际线,山峦起伏,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天起这儿就是我们的新家,更是未来我们为之奋斗新的起点。

时间在流逝,社会在发展,奋进新时代,公安事业在不断迈上新的征程,面临新的考验,警服同样也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见证着国家的兴旺,陪伴着个人的成长,承载着一个普通民警的青春岁月。从穿上警服至今,算上学生时代我已32年了,32载春秋冬夏对于已走过72年奋斗历程的舒城公安来说,尚显短暂,但已是一个为公安事业奋斗者的大半青春年华了。32载漫长岁月,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其间的过程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很多时候自己也有过疲惫重压、有过困顿窘迫,但更多的时候,有领导的关怀、战友的帮助,有团队的荣耀、群众的支持,有攻克堡垒的收获,有惩恶扬善的豪情,支撑自己咬紧牙关,一路前行。过尽千帆终不悔,源于自己对公安事业朴素的热爱,让自己更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人是渺小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是当他融入到一个富有正气激情的队伍中力量是强大的,汇入到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中作用是无限的。

2020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予警旗并致训词: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重温训词精神,深感肩上压力倍增,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是希望、是重托,更是动力、是写照,是人民警察队伍无上的荣耀,也让我们每一个从警者深深为之自豪。

今日得以掸掸警服上的尘土,擦拭帽檐上银色的警徽,回首过往,我,还有我的战友们,虽历经数十载春秋冬夏的艰苦跋涉,唯有忠诚永不褪色,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值此2021年1月10日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用这样的文字来纪念她……(舒城县公安局 石康生)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