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子”就在包河

2021-04-14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本社记者 王琪钧□吴灿东 唐静

孙元明始终在奔波忙碌,但脚步却从来没有因私走出过包河,每次出去都是带着任务。其实,孙元明也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他想和朋友们一起做“背包客”,去祖国的西部看一看。然而,工作占满了他的时间,做“背包客”的想法只好暂时放在心愿单上。现在,他只想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包河人民身上,他心甘情愿被“圈”在这里,他说,“我的‘圈子’就在包河”。 

初见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孙元明,他正在办公室伏案疾书,厚厚的笔记本,记载着他这些年对政法工作的见解和经验。再次见到他,是在一个周末的上午,正在加班的他处理完手头工作后,翻阅着最新的法治期刊……

谈工作时的意气风发,干工作时的雷厉风行,丝毫不会让人觉得他是一名从事政法工作近30年的“老兵”,说起工作,他总能让人感受到什么是永远年轻。

孙元明说,他心中有崇高的“法治”,也有脚下这片热土。

痴迷于法治

“世间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孙元明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从与法结缘到热爱政法,30年政法工作的沉淀,让他与法同行,与法相伴,与法共进。

“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会把它当做朋友。”孙元明笑道。

30多年前,孙元明在大学读法学专业,自此,他的人生与“法”紧紧联系在一起;1991年,他告别校园,带着一腔热血走进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人民法院,在那里度过了18年的法官生涯。

38岁时,他的生命出现了除“法”以外的另一个关键词:包河。他把4年时光留在了包河区人民法院。40岁出头时,他脱去法袍,担任包河区政府法制办主任,一干又是7年。

两年前的春日,他眼中带着笑意,心中怀着热忱,走进了包河区委政法委。

从20岁到50岁,孙元明都在与“法”打交道,他说,这30年的缘分始于一种信念。“选择法学专业是因为我一直很崇尚法,它能把社会生活规范到一种相对美好的程度,这是我期盼的事情。”正是这份信念,让他最初的梦想长成大树。如今,这棵树正在为人民遮风挡雨。

社会行为需要用“法”规范,人生也得有准则来作束缚。孙元明在30年的风风雨雨中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12字人生准则——守信用、重情义、通情理、打开心。他也始终在践行这12个字,把自己扎在了政法工作中,践行对人民群众的诺言,用真心换取真心。

痴醉于工作

在法院工作时,孙元明办公室的那扇门总是敞开着,为的是能让人民群众和同事们在第一时间找到他。他的同事、包河区委政法委队伍建设科科长黄兴伟说:“路过他门前,常能看到他端坐在桌前翻阅文件,在纸上做着批注。”大家都知道,他痴醉于政法工作。

“以前他还在法制办的时候,我就知道他,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大家都有所耳闻。”黄兴伟回忆起对孙元明的最初印象,“他来政法委的那年正好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年,工作重点是对已侦破的案件循线深挖、逐一见底,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包河区面积广、人口多,有关黑恶势力犯罪的线索也繁杂。于是,孙元明到任之初就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一来就全力奔跑在快车道上。”黄兴伟说,“当时我就明白了,这个新来的副书记是个硬角色。”

雷厉风行是孙元明的典型标签。2019年,了解到电信网络欺诈形势严峻后,他立即下沉到基层,从一个街镇跑到另一个街镇,从一线回来又立即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应对方法。

爱去一线考察调研是孙元明的另一个标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沉到一线,能听到人民群众最真诚的呼唤。”他告诫自己不能停下,因此,他既喜欢扎根一线,也热爱读书看报,为的就是每一刻,都能在政法岗位上做得更好。

每次谈及工作,他总是神采飞扬,说到尽兴处,眉宇间的笑意和干劲总能让人觉得,他在不停地努力做好事、做实事。

2020年年初,安徽省委政法委通报了2019年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情况,包河区群众安全感98%,在全省排名比上一年上升20位;政法满意度97.64%,位居合肥市第1位,实现了从“倒数”到“领先”的逆袭。

痴心于包河

包河区地处合肥市东南部,毗邻巢湖北岸,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襟五河而带一湖,享有“第一城区”之美誉。这里不仅是孙元明开启工作道路新起点的地方,更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对其“知之深,爱之切”。他愿意倾注自己的时间、精力、情感,同他们“一块过、一起干”。

人多不好管,治安形势严峻,这是建设“平安包河”的痛点所在。虽然包河区早已于2018年启用了“大共治”平台,但离发挥出网格的最大效用还有一段距离。如何革新,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0年秋,听说江浙一带有“三官一律”进网格的做法,孙元明兴奋了,立即带着队伍过去学习。回来后,座谈会一次次召开,成沓的规划文件在他桌上堆起,终于,包河区“四员一律”进网格方案的轮廓被清晰勾勒出来。

革新包河区“大共治”平台,推动落实“四员一律”进网格,改变反电诈格局,牵头创刊《包河政法》……工作满到快要溢出,他只能挤压休息时间。

2021年2月9日晚,孙元明的手机响起,来电人称所住小区有人去世,丧期已过,单元门口的花圈却没人收走。在几次反映未果后,来电人只得求助政法委。这事说大不大,但棘手得很——逝者家庭内部产生矛盾,所有成员已经离开小区,物管人员也不能随意把花圈拿走;春节在即,周围居民心存不满,无法安心过年。

第二天一早,孙元明与业主所在的网格中心、街道及辖区派出所负责人取得联系,他说:“必须联系到逝者家属,好好劝说,转告他们,把问题解决好,让大家过个好年!”中午11时许,逝者家庭成员收走了花圈。

孙元明始终在奔波忙碌,但脚步却从来没有因私走出过包河,每次出去都是带着任务。其实,孙元明也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他想和朋友们一起做“背包客”,去祖国的西部看一看。然而,工作占满了他的时间,做“背包客”的想法只好暂时放在心愿单上。

“背包旅行的计划还是放到以后吧。”现在,他只想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包河人民身上,他心甘情愿被“圈”在这里,他说,“我的‘圈子’就在包河”。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