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大姐“戎司法”——记淮南市潘集区平圩司法所所长戎金美

2021-05-13  来源:淮南日报

“我的岗位平凡、经历平凡,只是在对待群众诉求时多一份尽心尽力,完成手头工作时多一份尽职尽责。”戎金美时常这样说。

戎金美始终坚守农村基层一线,先后在4个司法所任职,现任淮南市潘集区司法局平圩司法所所长。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32年来,她扎根基层毫无怨言,捧着一颗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凭借着对平凡的坚守和付出,对事业的忠诚和担当,使自己和所在岗位变得重要,成为群众离不开的“热心人”“贴心人”“解惑人”,成为了大伙口中的“戎大姐”“戎司法”。她本人荣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模范调解能手”。安徽电视台曾专题报道过她的先进事迹。

播撒法治的“蒲公英”

“经常下乡走走,多听听村民的烦心事”是戎金美做司法所工作的自我要求和工作习惯。她说,愿意做一棵平凡的“蒲公英”,将法治正能量的种子播撒至乡村的四面八方。

爱一行钻一行,活到老学到老。虽然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戎金美坚持把学法作为必修课,采用半脱产的形式取得合肥工业大学法律本科学历,并带动身边的同事群众共同学习,将普法渗入到各项工作中。在她所在乡镇,哪里有法律知识宣传,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担任辖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深入乡村、学校和企业开展法治宣传,编写以案释法普法内容,制作法治宣传栏,利用农民法治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法律明白人”,让普法种子真正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在司法所,还管理着一批特殊的人群——社区矫正对象。对这些特殊人群,戎金美始终坚持情法相依的管理方式,不仅严格依规管理,而且用道理说服、用真情打动、用爱心温暖,以既有“法度”又有“温度”的工作方式,为他们铺就一条温暖的回家路。

基层纠纷的“灭火器”

有人说调解是“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但戎金美始终坚持“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坚持“三心”调处法,即真心对待群众,细心了解案情,耐心调处矛盾,尽心尽力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我大儿子不尽赡养义务。”“我哥哥不养母亲,我要告他!”在广大农村,赡养纠纷是最常见的矛盾纠纷,一天,所里来了一对陈姓母子,投诉陈某甲不赡养老人,家里平时吵闹不断。当事人陈某甲为了躲避调解人员,电话不接,拒不露面,早出晚归。“我就到处打听当事人的下落,想跟他掏心掏肺地交流。”戎金美深入群众中,现场了解陈某甲的情况,当得知陈某甲经常在附近农贸市场卖菜,她就立即赶到农贸市场,蹲在菜摊旁,一边帮他整理蔬菜,一边了解其拒绝赡养的原因。原来,他一直觉得母亲偏心小儿子,处理承包地不公,戎金美找准矛盾纠纷焦点,对症下药,倾情调解,最终三方握手言和,达成了赡养调解协议,老人留下了欣喜和激动的眼泪。“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戎金美感慨道。

无论多么复杂的矛盾纠纷,戎金美都会竭尽全力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她的努力下,面临破裂的家庭得到了重圆;遇到不平待遇的受害者获得了赔偿;原本怒目相对的当事人握手言和……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任一方,保一方平安”的真正内涵。

永不松劲的“螺丝钉”

扎根基层司法行政岗位32年来,她始终践行着自己的铮铮誓言,甘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忠诚履行岗位职责。

2015年4月,戎金美调整到平圩司法所担任所长,当时平圩所所务落后,办公条件简陋,戎金美努力争取到新建标准化司法所的机会。但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戎金美的健康出现问题,嗓子嘶哑,不能说话,她病倒了!医院确诊其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症,经过手术病情得到控制。“我不能做事半途而废,我们还要排除万难建设新司法所!”在身体状况许可情况下,戎金美坚持重返工作岗位,当年8月,崭新的标准化平圩司法所建成了,面积260平方米,软硬件设施更加完备,走在了全市前列。

“只要身体健康状况允许,我会始终坚守在基层司法行政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戎金美说。(记者 刘银昌)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