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警务”托起“大平安”

2021-06-30  来源:安徽日报

一居一警 消除治安盲点

“你好,我是社区民警张凯,我们正在进行全民防电诈宣传。凡是接到陌生电话,要你转钱打钱的,一律不要相信。平时遇到什么情况,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警官或者社区。”6月9日晚,滁州市南谯区腰铺镇梅铺社区民警张凯与驻社区辅警张胜一起,走进辖区京华园小区,上门发放防电诈宣传彩页。“民警上门做宣传,给我心里紧了紧弦,让我增强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62岁的京华园小区居民刘女士说。

作为社区民警,上门宣传是张凯的日常工作。每进一户,张凯都会在工作簿上记下几笔。翻开他的工作簿,密密麻麻写满了居民各种诉求、各类矛盾以及特困人群信息。“有时间就转一转,了解居民家庭状况,许多安全隐患和问题苗头就能及早发现、及时解决。”张凯说。

村居稳,社会安。为进一步夯实平安建设基础,提升群众安全感,滁州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一村一警”入户走访工作,在全市1030个行政村、204个社区,按照行政村一村一辅警、两村一民警,社区一民警两辅警的标准配备驻村(社区)民警,常态化进门入户、调查走访,深入落实组织安全防范、强化治安管理、治安隐患摸排等职责。“社区民警深入基层一线,有效消除了城乡治安防控盲点,成为防控体系建设的第一平台、打击犯罪的第一防线。”滁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高松说。

民辅警进入社区乡村后,不仅是村居平安的“守护人”,也是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来安县水口镇拥巷村居民徐某,常年瘫痪在床。驻村民警魏伟上门走访时,发现她的身份证过期,但由于行动不便,迟迟没有到派出所更换。第二天,魏伟带着相机来到徐某家,为其拍照、录入个人信息。几天后,一张崭新的身份证被送到了徐某手中。“真没想到民警这么快就帮我办好了身份证,还送到家,真是为民办实事的好警察。”徐某感激地说。

农村地区是社会治安的薄弱环节。针对农村地区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滁州市公安机关在农村社区(村)推行驻村民警、包村联系民警、驻村辅警、镇包村干部、村组干部“3+2”联动模式,夯实农村治安防范根基,做实做细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群管控、重点地区整治、治安巡逻防范等。部分社区(村)还聘用农村富余劳动力成立专职巡逻队,开展治安联防自治。目前,滁州市共建立1022支12000余人的义务巡逻队,并整合物业小区保安,组建了200支2160人的专职巡逻队。

完善功能 打造服务前哨

“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要为了一时的冲动伤了和气……”5月20日,在滁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会峰路派出所十三里店社区警务室,经过社区民警万健和人民调解员闫少武近1个小时的调解,发生争执的王某辉与王某握手言和。

此前,王某辉与王某在龙山小区附近一超市内发生口角,继而大打出手,王某辉用茶杯将王某头部打伤,造成王某轻微伤。会峰路派出所接案处理该警情后,王某辉与王某有意调解,但为药费的事争执不下。社区民警和调解员一人做一方的工作,讲明违法成本,疏导解决问题。经过几轮释法说理,王某辉真诚地向王某赔礼道歉,王某也适当降低了要求的赔偿金额,事情顺利了结。

“社区警务室是联系群众的桥梁,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会峰路派出所副所长李子标告诉记者,滁州市公安机关积极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十三里店社区警务室里设有群众接待室、民警值班室、调解室等功能室。警务室每天都有民警值班,承担流动人口登记、开展普法教育、发布社区治安情况、警民联调等职责。“警务室的设立,意味着警务工作的阵地前移,把以往民警‘下社区’,变成‘在社区’。”滁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魏东说。

滁州市公安部门还积极打造功能更为强大的社区警务站。在定远县长征路社区警务站,民警刘志祥忙得连轴转,他一会儿接待来访群众,一会儿解答群众疑问,一会帮助办理户籍变更手续……这样的警务站在定远县已设立10个,按照网格化布局,分布于城区临街人员密集场所。

据介绍,定远县的10个警务站中有2个为综合警务站,配备不少于20名警力,24小时负责整个辖区巡逻防控、应急处突、警力支援等;另外8个社区警务站,配备不少于5名警力,除履行社区警务职责外,还参与文明创建、应急处突、街面防控,实现快速反应、联勤联动,形成打击合力。治安、交管、出入境等窗口服务也进驻警务站,让群众感受到便民服务就在身边。

高效运行 强化应急处置

4月5日10时许,明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该市某小区高层住宅楼9楼发生火灾,有群众被困楼内,火情十分危急。指挥中心立即调集正在路面巡逻的特巡警大队赶赴现场,并同步联系其他救援力量。

几分钟后,特巡警即到达现场,此时,楼道防火门已经烧着,楼层玻璃也被高温烘烤碎裂,火焰正在向居民家中蔓延,随时会造成重大险情。特警队员强忍高温的炙烤和呛人的浓烟,使用灭火器控制火势。明火很快得到遏制,特警队员没有片刻放松,立即冲向楼顶,解救被困在楼顶的群众。待增援的消防大队和辖区派出所警力赶到现场,特警队员与他们一起成功将大火扑灭。由于抢救及时,被困在楼顶的160余名群众全部顺利脱险。

这起险情的高效处置,得益于突出显性用警,强化动态巡防。“面对突发警情,多拖延一刻,就多一分危险。必须化解在早、处置在先。”滁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高松介绍,滁州公安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大力推进以派出所、特巡警相叠加的网格化接处警巡逻勤务模式,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将警力投向治安复杂区域和部位,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通过屯警街头,把警力压到路面、压到治安管理第一线,把安全感屯在群众心头。

在常态勤务下,滁州公安按照“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原则,武装巡逻与便衣巡逻结合,开展24小时巡逻勤务,做到“白天见民警、晚上见警灯”,科学、灵活地规划巡逻路线,及时受理、妥善处置群众的各类报警、求助,实现重点部位1分钟见警,中心城区3分钟见警,其他城区5分钟见警。据了解,今年1月至5月,滁州市“黄赌”警情同比下降50%,矛盾纠纷警情环比下降46.8%,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