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分止争,筑牢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2021-07-01  来源:淮南日报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近年来,市司法局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成覆盖道路交通、医患、物业、商会等多个领域的各级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53个,将一批较复杂、难处理、易激化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了人民 调解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中立“第三方”,巧解医患纠纷

“为政府分忧、为医院解难、为患者维权!”2014年7月,我市成立首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淮南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一个完全中立的第三方医患纠纷调解组织,市医调委成立7年来为患者争取实际赔付金额达1645.53余万元,调解案件回访满意率和协议执行率分别达到99%和100%,调结的案件做到100%案结事了。

“之前有一名患者入住我市某医院后,在实行‘CAG+PCI’(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术)手术中,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者是医院手术有误造成的,要求医院赔偿。医方则认为,手术指征明确,操作规范,患者的死亡与手术无关,双方各执一 词,矛盾激化。”市医调委调解员张淮滨回忆说,当时医患双方找到市医调委提出调解申请,医调委严格按照《淮南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规定,邀请相关医疗专家通过阅读病历及影像学资料,科学判定院方应承担的责任。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调解员集体讨论并与医患双方多次沟通,达成双方都满意认可的调解方案。

自成立以来,市医调委接待咨询2000余人次,化解矛盾440余起,调解成功320余件,有效维护了全市的医疗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017年5月,市医调委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淮南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先进集体。

和气解“疙瘩”,护航企业发展

“你们俩本来就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钱又不多,因为这点问题就闹去法院也不值当!”近日,在淮南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会议室,调委会主任沈敏耐心地与两位当事人沟通。

原来,张先生和朱先生因为经济纠纷闹得很不愉快,专程来到该调委会寻求帮助,沈敏主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调解方案,并与他们进行当面沟通,最终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当场握手言和。

“调委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依法做好辖区民营企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注重主动预防、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消除风险隐患,形成具有商会特色的调解工作制度机制。”沈敏介绍说,特别是去年,该调委会加强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引发的生产经营、合同、劳动争议等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有力维护疫情期间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市各级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投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开展疫情期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及涉疫情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专项活动。仅2020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我市各级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依法依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543件,已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

探索创新机制,汇聚调处合力

“大通区建立‘四调联动’工作机制,全区道交事故纠纷化解成效显著。”大通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王中光称,大通区科学整合了法院、司法局、交警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四家单位的资源,创建了由司法局的人民调解、交警队的行政调解、保险公司的保险调解和人民法院的诉前调解共同发挥作用的“四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起集责任认定、人民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和保险理赔为一体的“一站式”纠纷处理通道,做到道交纠纷的快处、快调、快赔、快结。

“我们不断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以召开联席会议、座谈等不同方式,共同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制度机制建设。”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仅2020年,市司法局会同多部门分别召开全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商会人民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全市集体诉讼制度座谈会等,商讨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在特定专业行业领域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平安淮南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记者 何婷婷)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