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司法所长的“四字”为民情怀

2021-07-21  来源:安徽长安网

他,40多岁,黢黑的皮肤,魁梧的身材,先后被授予亳州市政法队伍英模人物、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称号。他---涡阳县石弓镇司法所所长唐红雨,23年辗转5个司法所,自成“四字”之道,为平安涡阳唱响和谐音符。

一个“情”字化干戈

矛盾纠纷,费力费脑费时,如烫手山芋。“群众事无小事,烫手也要接,谁叫咱是司法所长。”唐红雨敢于叫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镇信访办总少不了他的存在。

2017年1月,石弓镇某村一女孩被“拐骗”到宿州市萧县地区,其家人心情非常焦虑,到镇政府求援。经了解,该女该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了家住萧县的陶某,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女孩被约到男孩家中多日,不愿返回。家人通过多种方式才找到女孩落脚的地点,前去接人时与对方发生冲突,没有将人接回。

按照镇领导安排,唐红雨陪同其家人一行前往事发地点,唐红雨拿出了一如既往的“慢劲”,聊房子建设、聊小孩学业、聊秋种选种,就是不聊“正事”,待陶某家人提及怎么解决时,唐红雨才开始正面“扯”正事。“唐所长压根不像他家搬来的‘救兵’,和我父亲非常聊得来,总感觉唐所长像我家多年未见的亲戚。”陶某母亲回想道。

“如果不是唐所长帮助我,我就犯法了,我们一家都感谢唐所长,我做工作让女孩回家,如果有缘我们长大了再说。”涉事男孩感慨道。三个小时思想工作,陶某及家人从抗拒到理解,再到劝女孩“回家”,彻底转变了态度。

“三寸不烂之舌”全靠一个“情”字,以情说理、以理服人。在石弓担任司法所长四年来,参与调处的矛盾纠纷有2100余件,成功率高达99.8%。

一个“爱”字筑高墙

“以真情换真情,以真心换真心。”这是唐红雨抓好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条,唐红雨用“爱”切实筑牢矫正安全监管第一道防线,使社区矫正对象真正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坚持把思想工作贯穿于日常监督管理全过程,坚持把道德与法治教育贯穿于社区矫正始终。2019年3月,在定位手机巡查时发现,矫正对象梁某未经请假,私自外出到宿州去进货,结合前两次定位手机无故关机,唐红雨去家访,为梁某的孩子买了两箱牛奶。“我非常感动,没想到一个所长能看得起我,看得起我们家,我没等唐所长找我,我主动给他承认不假外出的事实。”梁某言语时满脸泪花。

“自从那次之后,梁某每次离开都主动请假,还申请在训诫会上作表态发言,警示其他矫正对象,效果非常好,在我当所长期间,主动要求作反面表态发言的梁某还是第一个。”唐红雨回忆道。

多年来,唐红雨所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达360余人,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

在唐红雨的教育引导和感召下,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爆发期间,矫正对象耿某、蒋某等人向抗击疫情捐款捐物达16万余元,还主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

一个“心”字指航灯

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化工程,结合刑满释放人员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子女情况、本身技能等逐人制定详细的帮扶方案,用心帮扶,帮到了安置帮教人员的心坎上。

为了不给安置帮教人员带来负面影响,唐红雨走访从不穿制服,从不开警车,自立走访时间每户不少于1小时规矩,与当事人拉家常,谈理想,鼓舞斗志,增强生活信心和信念。 

帮教对象王某,由于一时贪念,判刑入狱,王某入狱前曾是一名村干部,出狱后面对家徒四壁的情景,联想到曾经辉煌的过去,悔恨难当,一度是拒绝与人接触,唐红雨同志利用王某的亲友、邻居,多次找王某谈心交流,逐渐解开了王某的心结。而此时,王某的儿子马某目前正在安徽境内的某监狱服刑,因与狱友闹矛盾,刚从小组长位置上被降职处理,情绪极度低落,存在报复倾向。唐红雨同志立即安排为王某办理了远程预约探视申请,预约现场,在王某及其家人轮流的开导教育下,马某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表示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内一定听管教的话,好好改造,踏实服刑,早日走向社会。“是唐所长挽救了我的家庭,挽救了我的儿子,要不是唐所长及时帮忙,我儿子就会继续在邪路上走下去。”王某感恩道。

一个“勤”字话忠诚

“风里雨里,唐红雨24小时电话候你。”无论群众遇到什么困难,唐红雨总是有求必应,“有事找老唐、红雨帮你忙”在石弓镇群众中广为知晓。

“嘴勤、手勤,还要腿勤。”是唐红雨普法的信条,针对基层群众不学法、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唐红雨始终坚持将普法工作融入到日常纠纷调解、社区矫正、扫黑除恶等工作中。

结合“法律七进”,在创新法治宣传模式上下功夫,积极拓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精心打造了两座法治文化长廊及三个法治文化公园。

“全镇广大干群的学法意识明显增强,有效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为助力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石弓镇党委书记赵子刚介绍说。

用“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和韧劲,用法治守护着石弓镇人民群众的幸福!践行一名司法行政干警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