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推出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2021-08-20  来源:安徽长安网

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提升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实效,近日,中共六安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了《2021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出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具体的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主要包括:

制定《六安市养犬管理条例》。适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需要,加强养犬管理,通过立法重点解决犬只伤人、犬吠扰民、犬只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等危害人身安全、影响生活环境和市容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养犬管理的基本模式,厘清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养犬管理的协调保障制度。

组织全市两级法院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将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案件作为重点,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案款;穷尽财产调查,穷尽强制执行措施;引入常态化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机制;采取常态化协同执行、提级执行等办法,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担当”,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检察担当,护航民企发展。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平台,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开通专门咨询电话和邮箱;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审慎办理民企涉罪案件,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切实保护企业产权,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服务民企发展,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力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开发应用受立案告知评价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政务云服务器,将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单位的接处警及案件办理进展情况,进行短信公开,群众可直接回复短信对办案单位、民警进行评价;根据对办案单位、民警的评价情况,公安机关能及时发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决策、统筹部署工作,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持续推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巩固“减证便民”成果,选取办理量较大、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符合群众期待、社会风险总体可控的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从制度层面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进一步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培育皋陶法治文化传承项目。推动皋陶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扩大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拍摄皋陶法治文化宣传片,制作皋陶法治文化宣传册等,申报推动“皋陶祭典”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伟哉皋陶》系列动画片第六集创作和《皋陶传奇》绘本创作,申报并启动《千古法官始皋陶》电视专题片制作,出版《皋陶与六安》文集(第四集),增强皋陶法治文化在公民中的的示范效应和文化认同。

建成电梯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建成覆盖全市的电梯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依法对电梯维保单位、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履行电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义务进行监督检查;对检验检测超期、维护保养超期、出现困人故障以及安全投诉的电梯实施重点监管,着力解决电梯使用管理不到位、维保不规范、应急救援不及时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群众乘梯安全。

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坚持以宣传贯彻《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为主线,以“学法用法护小家 防非处非靠大家”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部署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各金融机构协调联动,充分运用多种宣传载体,向群众宣讲非法集资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常见手段,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投资理财意识,增强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专窗。摸排六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浙江海宁等长三角地市,主动与其进行业务对接,贯彻落实《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点对点实现长三角“多地联办”“一网通办”,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专窗,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与长三角部分地区签订“跨省通办”协议 ,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咨询、代收代办服务。

编制实事清单创新执法方式。编制柔性执法维护权益清单等实事清单,有效运用说服教育、提示提醒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认真落实“首违不罚”要求,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税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进简易处罚网上办理,实现违法信息自动提醒、处罚结果实时传递,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服务于民、取得实效。

今年实施的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是中共六安市委依法治市办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筛选、调研论证、综合审定等方式最终确定,每个项目均明确了责任单位。下一步,市委依法治市办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度,要求各责任单位要按照项目化推进方式,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今年“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