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健全工作机制积极融入“长三角”社区矫正一体化发展

2021-11-15  来源:安徽长安网

11月10日上午,明光市司法局赴江苏省泗洪县与该县司法局就皖苏(明光、泗洪)接边地区社区矫正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在接边地区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基地建设、师资库、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签订了一体化发展协议。至此,滁州市域内的5个县(市、区)分别和接边的江苏省域内8个县(市、区)全部建立社区矫正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全覆盖”,为下一步接边地区开展社区矫正协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滁州市把宣传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建立社区矫正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作为司法行政工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推进,列为2021年度市委重大改革任务。

结合我市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在省司法厅的统一部署下,天长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接边地区社区矫正一体化发展机制的试点工作,先后与紧邻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仪征市、高邮市、金湖县、盱眙县等5个县(市、区)签订社区矫正协作协议,在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资源整合和社会适应性帮扶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试点经验在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上作交流推广。

一是强化监管协作。建立接边地区信息互通、联合排查、应急协作、共同帮教等四项机制。执行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每月通报一次社区矫正对象流动信息,在重点时段联合实施矫正对象风险隐患排查,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确保无脱漏管等现象发生。

二是整合教育资源。落实分类教育要求,开放共享接边地区教育基地,丰富矫正对象集体教育内容形式,整合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黄花塘新四军教育基地、天长市抗大八分校、大仪社区矫正教育基地、高邮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金湖县宪法公园等6处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共享”的教育基地,用于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红色教育、法治教育、公益教育等场所。

三是加大人才交流。共享优质师资资源,建立由接边地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选派民警、高校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社区矫正“联合师资库”,定期开展社矫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接边地区司法人才队伍合作交流,每年互派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并支持有经验和资源的社会组织跨地区开展帮扶交流示范活动。

四是提升帮教效果。以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期满解矫后更快融入社会为目的,以合法、合理、就近、便捷为原则,明确以户籍地安置帮教为主,实际居住地为辅,协助解决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实际居住地协助为辅,落实企业安置、公租房、金融优惠等政策。

社区矫正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皖苏接边县(市、区)已为48人次社区矫正对象完成异地备案,接受异地报告44人次、完成个别教育18人次、集中教育11人次,协作开展隐患排查12场次、通报排查信息200余条,实地查访23人次,督查禁止令执行情况6人次。接边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保持密切接触,积极开展工作交流协作,召开座谈会10场次,相互通报工作进展,解决执法过程中的难题。试点互派工作人员进行跟班交流学习;鼓励并支持2个有经验和资源的社会组织跨地区开展讲座交流和承接社区矫正工作示范活动。

下一步,滁州市将进一步加强与江苏接边地区的毗邻共建、五联助矫,助力社区矫正高质量一体化区域合作发展,着力解决社区矫正跨省数据共享、监管无缝对接和教育帮扶成效等问题。

努力推动滁宁淮扬宿接边地区社区矫正一体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陈秀兵)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