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基层辅警21年调解纠纷5800余次,用真情化解百姓心结

2021-12-31  来源:滁州网

刘祥,来安县公安局汊河派出所辅警、人民调解员。从警以来,刘祥将“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作为工作原则,认真钻研法律条款和业务知识,形成独具一格的调解风格,21年间共调解薪资、工伤等各类矛盾纠纷5800余次,群众满意率达100%。他独创“三心两治一情”调解法即“热心、细心、耐心”,“道德引导与法治约束并用”以及用“真情”寻找共鸣,做好当事人的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工作;和“三个一”工作法,即一杯热茶递到手中,一张圆桌拉近距离,一个案例释法理,调解成效显著。刘祥先后荣获安徽省“警民联调”优秀人民调解员、安徽省最美辅警荣誉称号。

用心用情,辅警打造“网红”调解室

“有了矛盾找刘祥”,这是汊河群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年40岁的刘祥从事调解工作已经21个年头,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认真对待每一个群众来访。“只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才能从源头做好调解工作。”刘祥说。

汊河镇位于滁宁交界处,近年间经济发展迅速、流动人口增多,薪资纠纷、工伤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刘祥平均每天要接待数十位来访群众,面临各种各样棘手的矛盾,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安抚群众。为了有效化解难题,2020年3月汊河派出所成立专门的警民联调室“刘祥工作室”,至今刘祥共参与调处纠纷2593起,调处成功率达98.6%,涉及人数15300余人,其中劳资纠纷涉及金额达2亿余元。

2021年初,承包了汊河镇某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筑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链断裂,未能按时支付680名工人2100万元工资。临近春节,看到没有工资不能回家的工人,刘祥心里不是滋味。一个多月来,他夜以继日多方奔走,直到大年三十的中午才妥善问题。拿到工资的工人们兴奋不已,刘祥也跟着舒了一口气。

因处理矛盾纠纷十分“给力”,“刘祥调解室”也成了汊河的“网红”地点。

创新方法,转变思路解群众心结

21年的调解工作经验,刘祥总结出一套“三心两治一情”调解法,即“热心、细心、耐心”,“道德引导与法治约束并用”以及用“真情”寻找共鸣,做好当事人的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工作,在实践中更好发挥了“防止纠纷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刘祥自创的“三个一”矛盾调解工作法,在工作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杯热茶送温情。不论当事人有多激动,调解室里的一杯热茶递到手中,当事人的情绪就能舒缓下来。一张圆桌拉近彼此的距离。用圆桌代替原来的办公桌,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象征着走进工作室的问题都能圆满解决。一个案例释法理。以一个抓住人心的案例,通过法理、情理向当事人做好解释说明。

汊河镇居民刘某和李某于2016年发生交通事故,经法院判决后,因部分医药费纠纷多年来两家多次相互闹事。在了解相关案情后,刘祥决定转变思路,通过“三心两治一情”对两方分别展开“攻坚”,他法理与人情并用,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事件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双方由衷感叹道:矛盾纠纷,只有用真心去调才会有解。

调解在前,让矛盾化解于未然

“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这是刘祥坚持化解矛盾纠纷的靠前一步理念。他通过意见箱、110报警等定期开展矛盾研判,通过邀请座谈和上门走访的方式,分类梳理矛盾源头和潜在隐患,提前预警,重点解决,将矛盾化解于未然。

2020年3月,汊河某工地因老板李某去世,承包方在工资结算金额方面与46名工人产生分歧,工人吵着要到县里要说法。听闻事件的刘祥主动请缨,他沉下心认真核对工地开工以及工人进场时间、工地晴雨表、施工日志、生活费发放等记录。连日来,刘祥数次彻夜未眠认真核算,最终妥善解决了工人工资,为矛盾画上了休止符,将事件妥善解决在基层。

“我就是一名普通辅警,能看到群众问题圆满解决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刘祥说。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