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陈广柱:为平安交通插上智慧“翅膀”

2022-01-13  来源:安徽长安网

为表扬先进、鼓舞士气,进一步激发广大交警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使命感,大力推进交警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新时代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公安部决定,对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的100个交警大队和100名交警予以通报表扬。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副主任陈广柱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

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

陈广柱,1987年6月出生,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道路交通指挥中心副主任。

他不是破大案要案的刑警,不是抓黄赌毒的治安民警,也不是走街串巷的社区民警。尽管不在第一线冲锋陷阵,他却用精湛的技术、刻苦的作风,发挥着科技兴警的巨大战斗力,提升交通精细化管理,支持一线民警精准化打击违法,服务群众安全畅通出行,他是守护群众平安出行的“幕后英雄”。因工作突出,他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党员民警、全省公安机关“服务先锋”、池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次,在公安交管实际应用、智能交通等方面,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高科技创新交通管理守护平安出行

当交警就要“站马路”?不,对于陈广柱来说,他的 “路面”是网络。万千道路在他胸中早已自成丘壑,他努力用自己的执着和才智,创新交通管理模式,用数据运筹交通,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陈广柱经常说:“要维护平安畅通的出行环境,必须有力打击交通违法,用科技提升道路交通管控能力。”近年来,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大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将智慧警务的实战应用融入民警日常执法活动中,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管控能力,默默地服务着大众出行。

车辆被套牌产生了交通违法行为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以往想要侦破套牌车辆案件难度非常大,因为套牌车辆没有车辆信息,想要在每天300余万条的过车数据中靠人工识别搜索出可疑车辆线索,无疑是大海捞针。但是现在不一样了,2019年年初,陈广柱组织相关科技人员研发完善了有有关系统的大数据库,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月,就查处了28例假套牌案件。在持续不断地打击之下,几个月后群众举报被套牌的情况大幅度减少,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完善后的系统厉害之处,在于该系统基于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先进算法,实现多维度搜车、研判及缉查,让交通违法车辆无处遁形,从开始分析锁定嫌疑车辆,到将其抓获,最快的仅仅需要40分钟时间。但是,它的运用需要强大的大数据支撑,这一点陈广柱从2015年至2018年间就已着手准备,通过搭建交警支队公共视频平台,实现了公共视频相关资源的并入共享,这在全省智能交通行业尚属首例。它打破了不同厂商之间数据通讯的技术壁垒,为后续系统的应用和无专用设备货车闯禁区监管、数据跨平台跨部门共享、跨区域大数据分析及图像智能识别打下了基础。

2017年至2018年间,陈广柱改革集成指挥平台网络传输方式、图片数据调用方式,节约了交警支队50%的图片存储资源和80%以上的公安网边界安全设备资源。同时,将公安集成指挥平台的预警延时由原先的1分钟以上降低至8秒以内,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大大提高了一线民警对违法车辆的查缉效率。

作为科研课题主要完成人,陈广柱分别参与完成了公安部科技兴警基础工作专项项目:重点旅游景区大面积交通拥堵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互联网+”城市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平台。

用无数个日子不眠不休的加班,陈广柱积极对接、请教有关公司的技术人员,与同事一道,把查处违法、服务群众的一个个构想变成了一个个现实。

以高度责任感换取群众获得感

“人民警察,人民在先,警察在后,做一名合格称职的人民警察,就要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这是陈广柱常说的一句话,并且一直用行动践行着他的庄严承诺。

随意穿行城区的大货车给群众出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怎样让池州交警指挥系统更加“耳聪目明”,既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生产生活需要,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8年在市公安局党委和交警支队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陈广柱和他的团队用了近半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建成“大货车通行证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让主城区现有的电子监控24小时全路线管理大货车在主城区的行驶。”陈广柱介绍说,他们整合公共视频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筛选出违法行驶的大货车,及时派警处置,避免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大货车通行证管理系统”自2018年应用到2019年10月份,共发放城市通行证67373张,通过该系统协助,及时处置违法行为36023起。电子通行证的使用实现了对进城大货车的24小时监管,大大减少了大货车在主城区不按交警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的违法行为,主城区由大货车引发的事故大幅下降,广大市民安全感大大提高。

“身为人民警察,就要对群众负责,对工作负责。”陈广柱虽然从事警察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为民服务的觉悟却很高,更有着常人难及的职业敏感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群众出行的一大难题,为改善这一局面,陈广柱和他的同事们又开始了另一场“战斗”中——对城区信号灯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整个行驶过程,就像踩中了绿灯跳动的节拍。”行驶在改造后的齐山大道上,大部分经常在这条路上开车的市民都有着这样的感慨。原来,在过去的信号灯单点控制改为网络控制以后,陈广柱又在通行安全和效率上动起了脑筋。他和同事仔细研究主城区各主要干道的通行规律,利用车辆在上下班、上下学等不同时间段的“潮汐”现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让市民在主城区交通要道按照30到40码匀速行驶,则经过每个路口遇到绿灯的概率大幅提高,大大减少了等待红灯的时间。

目前,池州市区主城区115个灯控路口已经实现了36条线协调,不仅让城区道路更畅通,也有效控制了车速,让道路交通更安全、更高效。数字显示,齐山大道2019年1到10月份事故比往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以往城区青莲路货车行驶往往都是60码以上,经过信号灯优化协调后,货车速度下降到40码以下。

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却是团队三四个月不眠不休的努力,从一个路段几个月的大数据分析,到开车在路面测试,再到反复协调实验,“事关群众每天出行,再小也是大事,每个路口的经过时间都是一秒一秒抠”陈广柱说,“技术岗位警察属于幕后工作,虽不是直接在一线执法,但却是极具挑战性、科学严谨的工作。最终我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为‘警力’,真正做到‘科技兴警’。”

心系群众“大家”“忘记”自己“小家”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陈广柱每年都会根据工作需求,利用假期自费报班学习。他的妻子是教师,每年暑假和寒假,妻子都会带着孩子回娘家为他腾出时间,这个时候陈广柱就吃住在单位,常常是白天上班,晚上通宵做相关系统研发。正如同事们所说:“只要看到陈广柱晚上出现在单位,就知道他今晚又要熬通宵了。”

工作认真严谨,研发全力以赴,正是这种出色的表现,为陈广柱赢得了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和赞赏。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党员民警、全省公安机关“服务先锋”、池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次;通过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考试网络工程师(中级)、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ISE资格考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在公安交管实际应用、智能交通等方面,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8项实用新型专利,“机动车盲区变道抓拍”系统被公安部、全国总工会评为优秀奖,“辅警信息辅助采集核验APP”被公安部评为创新专项优秀成果,一项前端过车有关模型被省厅交警总队评为优秀奖,一项营运车辆有关研究被安徽省公路学会评为一等奖……这一份份荣誉证书里,浸透了陈广柱的心血和汗水。

“说工作,说技术研发,我们能多聊聊。但说家庭,我除了惭愧,真是说不出啥。”陈广柱说,工作那么多年,他不是加班就是出差,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好在家人都理解我,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

技术岗位警察属于幕后工作,虽不是直接在一线执法,但却极具挑战,选择技术这个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和寂寞。“人们不知道我是谁,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但只要能把危险挡在群众看不见的地方,我就觉得很自豪。”陈广柱是千千万万个公安科技岗位民警的缩影,当广大市民享受着越来越安全、越来越通畅的交通环境时,他们并不知道这背后有着跟陈广柱一样的这么一群技术岗位警察在默默付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用青春谱写出无悔人生。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