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屋”打开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2-08-03  来源:淮南日报

室外深蓝色的门头,室内深蓝色为主的装修……在淮南高新区万创御香山小区有一处显眼的“小蓝屋”,门头上闪亮的警徽和“淮河路派出所郜宗平警务室”几个大字则同样引人注目。

这是一间开在群众“家门口”的警务室,也是淮南市第一个以民警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室。更改户籍信息,身份证换领,纠纷联动调解……警务室自2021年3月建成以来,努力实现便民服务功能高效整合、服务警力科学投放目标,将警务室变成联勤警务站、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让群众切实享受公安改革成果,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力推动“枫桥经验”在辖区传承发扬、落地生根。

立足社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郜宗平警务室现有社区民警2人、辅警4人,服务区域约1.4平方公里,涵盖1个城市社区和一个行政村、7个居民小区,商业店铺150余家,中小学5所,服务人口50000余人。今年5月,因一级警长郜宗平的加入,正式更名为“郜宗平警务室”。

“郜宗平从警34年,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从事基层社区警务工作28年、专职户籍民警工作6年。”淮南市公安局山南公安分局淮河路派出所负责同志介绍说,郜宗平多次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社区民警称号,她对社区管理、户籍办理经验足、阅历广,以春风化雨的柔情、敢闯敢拼的韧劲,几十年如一日为辖区群众倾情办事、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彰显为民情怀和警察本色。郜宗平警务室积极汲取民警郜宗平“为民服务初心不改”情怀,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始终秉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宗旨,紧紧围绕“服务辖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化解矛盾纠纷”等多项职能,满足群众“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需求,实现公安业务“一窗口对外、多业务集成、一站式办理”。

只要群众需要,无论何时,警务室都能听取民意、为民解忧,始终坚持辖区群众利益至上。每逢孩子上学报名前夕,警务室延长服务时间,始终做到大门不关、人员不断,全天候服务不停歇,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警民同心,让居民在社区有满满幸福感

在郜宗平警务室服务大厅,移动充电设备、饮水机、一次性纸杯、便民雨伞、休息长椅、急救箱等一应俱全,力求在细节上更好地便民利民,极大满足了办事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居民们逛完菜市场过来歇歇脚,社区老人遛弯累了推门就进,谁也不拿自己当外人。

为实现警务室效能发挥最大化,郜宗平警务室不仅开设了详尽的户籍业务,还增设了交通管理业务和出入境管理业务,真正满足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多项业务的需求,大大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效率。警务室还兼顾管理实有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排查矛盾纠纷、管理辖区治安等职能,联合社区网格员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实时管控辖区人口、场所动态,并及时发现辖区社会治安矛盾、消除治安隐患。

警务室开通“郜大姐茶话室”公众号,标注工作时间、联系电话,服务范围及办理业务相关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开通了线上预约通道,定期推送辖区真实诈骗案例和反诈小技巧。同时,服务大厅不间断播放自制防范诈骗宣传片,让办事群众在等候间隙也能接受轻松、有趣的反诈宣传,有效守护了辖区群众的资金安全。

矛盾调解,让群众愿意来坐得住敞开说

郜宗平警务室设有一处特别的办公室——“郜大姐茶话室”。这是一间微型调解室,也是群众与民警交流谈心的地方。茶话室秉承“以茶待客、以茶会友”的宗旨,以徽派文化和淮南本土文化为基底,增加了一些人性化、温情化的感观布置,厚植安徽桐城“六尺巷”这一经典邻里纠纷矛盾化解典故中蕴含的“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让群众‘愿意来、坐得住、敞开说’的地方,让居民们有事情、有问题就来警务室,把这里真正变成老百姓‘家门口’的警务室。”淮河路派出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茶话室在调解纠纷时都会给群众端上一杯清热降火的菊花茶,让当事人在文化熏染和品茶的过程中平心静气、去火降燥,敞开心扉谈问题,实现“化干戈为玉帛”。据统计,今年二季度以来,警务室调解矛盾纠纷12起,调解成功率100%,实现了以茶为媒话平安、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目标。

立足社区的“小蓝屋”,折射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大变革。淮河路派出所负责同志介绍说,郜宗平警务室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创建集便民服务、快速联动、警民联调、安全宣传等为一体的“枫桥式社区警务室”,真正实现警务前置、服务前移,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吴巍)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