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创新“区块链+诉源治理”工作机制 源头防范化解金融纠纷

2022-11-03  来源:安徽长安网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市场愈发繁荣,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化,各类新风险、新问题也层出不穷。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区块链+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开发金融类案智能审判+区块链存证核验系统,推动区块链技术运用从法院端向企业端延伸,促使金融机构自动存证,从源头固定电子证据。

2020年6月运行以来,累计为价值600亿余元电子合同提供“证据保险”,存证后的电子贷款合同逾期率与非电子合同相比下降60%,进入诉讼的金融纠纷源头减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诉源治理,该系统入选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2022年安徽高院作为司法改革创新案例推介至最高人民法院,并被评为芜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佳案例”之一。

引入区块链,打造金融审判升级版

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自主开发金融类案智能审判+区块链存证核验系统,为高效化解金融纠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科技支撑。目前相关金融机构均已自觉运用电子合同签约,共签署区块链电子合同70余万份,电子合同签约率100%。

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抽调全市基层法院9名金融审判骨干法官到金融巡回法庭集中办理金融类案,从当事人起诉至法院立案、裁判等各环节提炼62项诉讼要素,运用金融类案智审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系统根据要素信息自动化处理,按照审判流程图推进。系统运行以来集中审理金融纠纷32779件,标的额26.2亿元,一审服判息诉率99.7%。

打造技术链,跑出定分止争加速度

该系统打通内外网数据通道,对内连接法院业务平台,对外连接金融机构业务端口,实现互联网金融数据与司法数据的互联互通。金融机构事先将用户认证、合同签约等过程实时全链路存证,在发生纠纷时批量抓取案件信息、提取区块链存证数据,通过诉讼服务网站提起诉讼,法院通过系统实现批量立案、智能分案,快速进行证据核验,实现立案、庭审、判决全流程线上智能化处理,加速审理流程,提升审理效率。50件以上金融案件批量立案时间由至少1天缩短至不到10分钟,案均审理时间缩短41.6%。

金融机构将业务流程转移至链上,可有效避免合同代签、假签名、假印章等问题,实现全流程留痕、全节点见证、全链路可信。系统上的区块链存证核验平台以“链”连接金融机构与法庭,法官可通过系统直接查看当事人提交证据的上链情况,案均质证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5秒钟,证据认证效率大幅提升。

延伸服务链,聚力社会治理高效能

各方运用系统后,切实推进了增效减负,金融机构平均每笔贷款放款审核时间缩短至1分半钟,原件审核时间缩短至1分钟;一次性放款成功率提升3%。

区块链从源头固定“什么人、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网络环境、做了什么事”的客观事实,在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建立起“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营造安全可信、可预期的网络空间,引导各方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自觉化解纠纷,提高社会契约执行效率,促进诚信社会的建立。电子签约后,客户逾期4天以上的逾期率下降47%、逾期30天以上的逾期率下降69%,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系统运用后,有效提高审判质效,庭审效率大幅提升,简易程序案件20天结案,普通程序案件80天结案,较传统审判模式案均分别缩短20天、40天,有效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芜湖金融巡回法庭运行以来,不断深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金融审判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当事人体验到更加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