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单据”推动“大治理”

2022-11-04  来源:大江晚报

在小区大门或是单元楼附近,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公告栏等醒目位置张贴着一张张水电燃气催交费用通知单。小小单据上,用户的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一览无余。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可能暗藏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

深入30多个小区实地调查发现隐患

今年2月,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将催交水电燃气费泄露公民信息的线索交由镜湖区人民检察院办理。镜湖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深入辖区30多个小区实地调查发现,相关水、电、燃气供应企业多年来在催缴用户所欠电费、水费、燃气费过程中,往往习惯将欠费通知单张贴在住宅小区单元楼一楼入口处醒目位置,通知单上同时显示了户主姓名、住址等个人敏感信息,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益造成侵害。

镜湖区检察院检察官经与涉案三家企业相关人员询问了解,并调取相关数据,仅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通过上述方式催交欠费户数就累计达46万余户。在查清了案件事实后,承办检察官通过事先走访、上门征询相关行政机关意见,厘清了行政机关的监管职责。

聚焦个人信息权益公开听证明责任

为推进案件办理,镜湖区检察院邀请了一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兼任政协委员的市人民监督员全程监督办案,参与调查走访,跟进了解案情。2022年3月11日,针对催交单显示姓名、住址等是否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等焦点问题,镜湖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听证员,三家主管行政机关及水、电、燃气供应企业代表参会。

听证员评议认为,相关企业催交费用方式存在风险隐患,催缴单上的信息易被不法分子获取、利用,建议检察机关督促职能部门抓紧整改。会上,根据人民监督员建议,与会人员磋商后认为,催交单可采取隐名化处理方式,将被催交人姓名中的一个字以“x”代替。通过这种形式,既能达到催交目的,又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检察建议促整改持续监督“回头看”

镜湖区检察院结合听证结果,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经营者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泄露、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方式等规定,在人民监督员见证下,在听证会现场向三家主管行政机关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分别依法履行行业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督促涉案企业对催交单姓名进行隐名化处理,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收到检察院建议后,主管行政机关约谈三家企业负责人,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安排专人跟进落实,并开展专项清查整治。检察院建议引起了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他们制定整改方案,清除已张贴在小区的催交单,对新制作的催交单进行隐名化处理,并举一反三,对全市范围内类似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改,于2022年5月上旬整改完毕。通过此次案件办理,促使企业提升了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推动了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公益诉讼填上个人信息泄露漏洞,让居民倍添安全感。“个人信息泄露真的无处不在,催交单显示个人信息隐患太大,你们办的案件很有意义,以后我也要做个有心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镜湖区世茂滨江花园居民感慨地对检察官说道。

近5个月来,镜湖区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多次联合监管部门深入小区回访监督。10月31日,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前夕,镜湖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干警分别走访辖区内多个小区,再次回访监督,并向居民宣传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提升公众维权意识。

“小细节”关乎个人信息安全“大问题”,镜湖区检察院通过案件办理,让催缴单上“裸露”的个人信息穿上“防护衣”,以“小单据”,推动“大治理”,多维度规范行业环境,为公众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