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赋予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安徽蚌埠夯实法治基础推动法治实践

2023-02-17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这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很震撼也很欣慰。”今年初,参加安徽省蚌埠市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门来到淮河沿岸集中视察该市“靓淮河”工程时赞叹不已。

这项总投资53.48亿元的“靓淮河”工程正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推动的。

“这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强功能的民生工程,我们在工程规划立项、征地拆迁、施工建设等全过程做到依法行政,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工程建设。”蚌埠市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主任黄晓武说。

近年来,蚌埠市把建设法治蚌埠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连续3年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位列第一,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筑牢法治之基

“于书记,小区的违法建筑基本拆完了,老旧小区改造什么时候开始?”春节过后,这已经成为蚌埠市龙子湖区建新社区解放一村小区居民见到社区党支部书记于红的问候语。

“放心,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听证后,小区改造的规划设计、车位划定、环境绿化、公共区域功能定位等已经确定,正在加快推进。”于红说,解放一村小区是老旧小区,没有停车位,环境也比较差,去年小区居民“点单”要求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目前100多户的违法建筑基本拆除。

于红说,小区改造工程之所以如此顺利,与广大居民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密不可分。在法治蚌埠建设过程中,蚌埠市始终把厚植基层法治理念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中心工作。

图为蚌埠市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者在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本报通讯员 王丽 摄

近年来,蚌埠市常态化开展“四级书记”带领万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架起干群“连心桥”的同时,面对面帮助基层群众提高依法办事的意识,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我们把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突出‘关键少数’,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将‘再忙也不能忘法,再急也不能枉法,再难也不能违法’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蚌埠市长马军说,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创建指挥部,全方位为创建活动提供保障。

一直以来,蚌埠市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委员会作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主动推进法治建设,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法治蚌埠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顶层设计,进行法治业务培训,创设“法治蚌埠研究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能力。

行好法治之力

近年来,蚌埠市把创新作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载体,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汇聚法治之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七网直连、全程网上办“零见面”“零成本”;构建工业项目“验登合一”模式,实现“一次申请、联合验收、自动登记”;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延伸进银行窗口,实现贷款申请和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结;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实施“一照通”改革试点,打造“区块链政务+公共服务”蚌埠模式,实现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到自贸试验区的迭代升级,实现“秒批秒办”和“不见面审批”……

通过织密深化放管服改革“一张网”,蚌埠市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压缩企业开办事项办理时间,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9.3%,平均承诺办理时限压缩至1.26天。

“我们运用‘减’审批、‘加’服务、‘除’壁垒、‘乘’效应的法治手段,全面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告知承诺等便利化措施。”蚌埠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主任郭家满说,通过出台《行政机关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规范》,统一规范行政机关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规范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市县乡三级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体系构建;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联合预审机制,提升了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效益和落地后要素配置效率,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为筑牢重大行政决策“防火墙”,蚌埠市出台《蚌埠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重大行政决策的执行和修改都要依法进行,通过为重大行政决策立规,破解“一言堂”,减少“拍脑袋”决策。

据介绍,蚌埠市连续3年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位列第一,2021年蚌埠市政府、固镇县、蚌山区政府荣获“首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成率全省第一,如今,又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法治政府建设实践成果丰硕。

积聚法治之势

“在蚌埠市找民警办事真的太方便了,企业有什么需求,只需要在辖区民警建立的微信群里@一下就行了。”这是蚌埠市沫河口工业园企业主们的共同感受。在“沫河口工业园警企议事群”里,园区内100余家企业派员入群,与民警通过指尖对话解决问题。

自去年9月建立“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以来,蚌埠市各级公安机关已建立436个警民微信工作群,覆盖全市453个社区(村),已有近20万名群众进入警民微信工作群。

“网上警民议事厅”已经成为依法服务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

“开展法治宣传是常态化工作之一,民警每天会发一些警情提示、案例以案说法。”蚌埠市公安局宣传科科长沈家骥说,这些警民议事群已成为社情民意的感知器、安全防范的过滤器、为民解忧的服务器、法治宣传的扬声器、化解矛盾的润滑器、异常报告的接收器、弘扬正气的传播器。

如何让法治的声量更大,形成强大声势?蚌埠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实地评估中发现的短板和弱项,将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列入全市重点普法目录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并以“三单两书”形式,有效督促普法责任单位及时普法精准普法。对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单位以问题反馈单的形式予以反馈,督办结果作为年度考核依据。利用网络新媒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普法宣传覆盖面,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法治资讯服务。

“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监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营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让法治元素深深嵌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蚌埠市司法局局长马瑞说。

记者手记

蚌埠市连续3年在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位列第一,关键在于蚌埠不求急功近利,而是久久为功,一个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法治建设,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目标;关键在于蚌埠不偏科不缺项,而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短板在哪就补哪,实现法治建设均衡发展;关键在于蚌埠不跟跑善创新,敢于先行先试,在法治实践中屡出新招。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