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即拍 线上“吹哨” 部门报到 精准“销哨”

肥西:“哨声”开启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3-03-06  来源: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许根宏 本报通讯员 王 楠 张文华

标牌损坏、路面破损、绿化缺失……居民有烦心事、操心事、闹心事,随时拍下上传到智慧肥西“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平台,便有“分哨员”线上“把脉”“分哨”,各职责部门认真处理。

2021年,肥西县探索建立智慧肥西“吹哨”机制,将“大改革”融入“小哨声”,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把每一件群众“小事”干成真事、实事、好事,一个个“微事件”、一点点“微变化”都承载着基层治理的速度、温度与力量。

今年2月16日下午5点44分,肥西县居民鹿先生通过“灵西”微信小程序“随手拍”功能,上传了标注“玉兰大道256路灯杆处,标牌破损模糊,看不清路名”字样的图片,不到一分钟,“第一声哨”便被方便快捷地“吹响”。

当天下午5点49分,随着“第一声哨”响,肥西县指挥中心“分哨员”接到问题后,根据《智慧肥西“乡镇吹哨、部门报到”职责界定细则》及时将问题转达至城管部门。从“问题”上传到责任部门,5分钟“速达”。

城管部门接到肥西县指挥中心的任务派发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路牌进行及时更换。2月18日下午1点52分,崭新的路牌已经投入使用。从“第一声哨”响,到“分哨”响应,再到“办完”,在发现和解决环节中,“问题”仅“滞留”了不到48小时,体现了基层治理的“肥西速度”。

基层治理的“肥西速度”,得益于肥西“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创新。在一份文件中,记者发现该文件明确了城管、住建、公安、园林等相关部门责任,根据优化的26类91项职责清单确定“办哨”单位,“分哨员”对“哨子”进行精准分发,限期整改。

为扩大吹响“第一声哨”的群体,除了普通居民,肥西县对上派镇、桃花镇、肥西经开区网格进行梳理、优化,充实网格员560余名,对辖区网格进行常态化巡查、吹哨。截至目前,仅上派镇就有290个网格员,每个网格住户近500户,“吹哨”事件总量2.6万余个,办结率达99.3%。

问题解决并不是“哨声”的终止。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肥西县指挥中心对县直有关部门“办哨”结果进行初审后,发至乡镇指挥中心和网格员进行核实,现场核实通过后,由县、镇、网格员进行三级打分,并进行“销哨”处理,形成一套按需“吹哨”、及时“应哨”、精准“分哨”、报到“办哨”、核实“销哨”的闭环管理。

肥西县定期对网格员“吹哨”情况进行考核,调动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每月组织开展网格吹哨情况督查,对“应吹未吹”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加强“吹哨”巡查工作;部门“办哨”结束后,网格员需在期限内核实整改情况,超期将自动记录、扣分,切实缩短“销哨”时间。

目前,肥西县“吹响”3.5万个“哨子”,整改率达99.4%,在以“哨声”开启基层治理新模式中,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肠梗阻”迅速减少,原本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问题解决期”可以压缩至48小时内,从而实现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编后·

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促进基层力量落实到位,肥西县通过“吹哨”机制改革创新,用一声声“哨响”把人员、力量压到基层一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力书写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