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杏华:信访人的知心老友 烦心事的化解能手

2023-03-17  来源:安徽长安网

她从检33年,始终扎根基层,办理各类案件1000余件,化解信访700余起,无一错案,无一被举报投诉。她以对自己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换取每一起案件的案结事了人和,曾先后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芜湖市“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先进个人等称号。她就是鸠江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汪杏华。

“我要是再上访就对不住她喽”

“看见她和信访人聊天的样子,就像老朋友相聚一样。”这是周围人对她的评价。每当有人问她用了什么方法让信访人如此信任,她总是笑呵呵地说:“哪有什么方法,我只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尽力帮助他们罢了。”她就是这样一个热心帮助信访群众的人。

2022年2月,新年刚过没多久,信访人尹某某就满脸疲惫地来到检务大厅,接待她的正是汪杏华。

汪杏华招呼她到信访接待室坐下,端上一杯热茶,听她将心中苦楚慢慢道来。尹某某被他人诈骗遭受损失,原案认定尹某某要求嫌疑人返还买卖合同定金系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案件退赃范围。尹某某不服,自2021年起不断信访。尹某某的顾虑是,若不将其支付给嫌疑人的定金认定为被骗款项,则难以通过退赃程序追回损失。汪杏华仔细审查原案卷宗,认为该案的办理程序规范,适用法律准确,遂多次约访尹某某,对检察机关处理决定开展释法说理。同时,了解到尹某某被骗的钱款一半是这些年的积蓄,一半是向亲朋所借,如今生活陷入困难,情绪也持续低落。

“已经很久没有和朋友聚了,因为信访,和家人的关系也疏远了许多。”尹某某叹息道。

为切实解决尹某某面临的生活困难,汪杏华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

当协办案件的小李将息诉罢访承诺书交给尹某某签署时,她面露感激地说:“汪检察官为了我的事劳心费力,帮我们家解决了这么大的困难,我感谢还来不及呢,再上访可就对不起她喽!”

“她能振作起来,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司法救助 温暖人心”“心系群众办实事 司法救助解民忧”,汪杏华的书柜中堆满了这样的锦旗。她不慕名利,没有将这些锦旗悬挂,但层层堆叠的锦旗诉说着她不辞辛劳为民解忧的点点滴滴。

2022年3月的一个早晨,天气明朗,但来访的这对夫妇脸上却愁云密布。“您二位有什么困难需要检察机关解决吗?”汪杏华关切地问道。

原来,这对夫妻做小买卖,日子虽然艰苦,但儿子参军报国,志存高远,女儿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一家人的日子也很温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女儿受到罪犯侵害,情绪消沉,夫妇俩充满懊悔和无奈。

听了他们的遭遇,汪杏华在启动司法救助的同时,通过区妇联为孩子多次提供免费心理疏导……

“多亏了您,孩子开朗多了,作文比赛还获了奖呢!”2022年4月,这位父亲专程道谢并送来锦旗。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她能振作起来,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她常说,我们能帮到信访人,看着他们走出阴霾,就是最大的喜事。

“申诉人还在等结果,我不能歇下”

秋季的夜晚,格外安静,翻阅卷宗的“沙沙”声伴随着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刻画出她忘我工作的身影。也许是长时间伏案有些不适,她揉了揉太阳穴,用手支撑着额侧稍作休息。

“汪检,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不舒服的话就歇一歇,身体要紧啊。”

“不打紧,只是头有些痛。这件申诉案件有些复杂,审查时间久了些,申诉人还在等结果,早点办结,才能让申诉人心中悬着的石头早点落地。”

汪杏华简单回应同事的关切后,便再度埋头于审查报告撰写中。连续多日的加班加点,她因过度劳累,脑血管瘤破裂,倒在工作岗位上。同事赶到她办公室时,办公桌上还放着厚厚的卷宗、被翻得卷边的法律书籍和已完成的三十几页的审查报告。

经过整晚手术抢救,她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协办案件的小李,询问当事人是否满意,叮嘱小李认真细致办好每一起信访案件。她的声音沙哑无力,却又字字铿锵地印刻在小李的脑海中,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饱含着她对信访群众的关心和对后辈的希冀。

如今,她已临近退休年纪,仍然坚持在办案一线,以始终如一的细致、负责、专注的态度对待每一起信访案件。这份倾注于工作的热情也将点亮后辈们心中的“检察梦”,指引着下一代检察人在担当为民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