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实现宁博基层社会治理“五个一体化”

2023-08-16  来源:安徽法制报

近日,来自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镇的秦某至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某农贸市场内买菜,因市场内地面打滑不慎摔倒住院,诊断为股骨骨折。事后,秦某家属要求农贸市场管理方赔偿6万元,市场方认为赔偿诉求过高,故双方迟迟未达成一致意见。秦某家属曾扬言如果事情无法解决,将堵农贸市场大门。博望区司法局丹阳司法所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并将案情通报至江宁区司法局丹阳司法所,启动宁博跨界一体化联合调委会工作机制。后经连续两日的多轮调解,破除僵局、缓和矛盾、达成一致,由丹阳镇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一次性给付秦某赔偿款15000元,至此,该起邻里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一脚踏两镇,鸡鸣闻两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片区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共有10个村(社区)毗邻,户籍人口约为8万多人,大家操着同一种方言、赶着同一个菜市场、逛着同一条商业街,彼此间经商、物流、通婚,往来十分频繁,但跨省纠纷也时有发生。

2月15日晚,博望公安分局丹阳派出所接警称“丹阳近城村三甲自然村,有人打架,无管制刀具,无人受伤,无需120”。民警赶赴现场,经了解系尹某某与嫂子汤某某因维修一事发生口角,后发生拉扯行为。因该警情涉及两省当事人,处警民警立即将现场情况与“两省一街”警务室值班负责人汇报,后将相关人员带至“两省一街”警务室做进一步处理。到达警务室后,立即启动“警民联调”机制,经不懈劝说及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避免该起家庭矛盾纠纷升级。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南京市江宁区、马鞍山市博望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共谋“一盘棋”,共描“同心圆”,推动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创新合作,实现宁博基层社会治理“五个一体化”。

2016年,皖苏“两省一街”警务室设立,两地选派6名民警、40名辅警集中进驻,将警务室打造成含警情处置、纠纷化解、社区警务、指挥调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警务站点,开通4大类12项公安政务服务,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累计处警500余起,调处跨省矛盾纠纷246起,受理群众业务咨询2100余起。

2020年7月,博望区法院与江宁区法院共同设立共享法庭,设在宁博一体化社会治理中心内,通过公开宣判、以案说法等活动,把“共享法庭”打造为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法治乡村的前沿阵地。共享法庭配备了科技法庭设备、安检设备以及法官、法官助理等,为两省群众提供多元诉讼服务。

2020年9月,博望区检察院与江宁区检察院共同设立江宁—博望跨区域检察协作办公室,在六大领域加强协同、深化协作,打造“六张检察一体化名片”:法律监督协作一体化、服务区域营商环境一体化、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跨区域检察人才培养一体化、区域党建和检察文化一体化。

2021年5月,宁博两地司法局签订《司法行政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江宁—博望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经过逐步发展完善,实现“全业务”覆盖、“一站式”供给,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多项公共法律服务,惠及江宁区横溪街道全境以及博望区全域共566平方公里共建区的群众。自成立以来,提供法律咨询628人次,法律援助76人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8次,获赠群众锦旗2面。

同年5月,南京市江宁区司法局与马鞍山市博望区司法局联合成立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选派专职调解员、律师等11人常驻办公,制定首问负责、纠纷预测预警、矛盾纠纷排查和受理登记等制度,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解决两地群众的反映诉求和矛盾纠纷。自成立以来,累计调解纠纷矛盾62人次,调解成功率及满意率均达到100%。目前,位于博望区丹阳镇城市客厅的江宁—博望一体化社会治理中心正处装修中,两地法院在中心内共同设立名为“董乡调解工作室”的联合调解机构,已选定2名有基层群众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董乡调解工作室的专职调解员。

随着“皖苏‘两省一街’警务室”“跨界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跨界一体化联合调委会和董乡调委会”“江宁—博望共享法庭”“宁博跨区域检察协作办公室”相继挂牌成立,博望已经联合一街之隔的江宁全面完成警务一体化、法律服务一体化、矛盾调解一体化、诉讼服务一体化以及检察工作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宁博基层社会治理“五个一体化”的工作目标。

记者 李小平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