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进一扇门 “乱麻”都解开

2023-10-12  来源:安徽长安网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样才能“家和万事兴”。

不上交的前提,是老百姓遇到问题,可以有个地方“找说法”。

在太和县,这个“找说法”的地方,就是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立于2017年4月的太和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近年来积极践行“枫桥经验”,紧紧围绕“平安太和”建设大局,通过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成为纾解群众怨气的“终点站”。2021年度,该中心被阜阳市司法局命名为“全市十大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依法合情才能打动人心

“20年前的欠款,终于成功追回。多亏有你们大力帮助,我心里这块石头终于落了地……”9月22日,太和县城关镇居民董某走进太和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紧紧握住调解员孙魁然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99年,董在太和县居民胡经营的饭店工作。离职结算时,胡为董打下欠条,表示欠其工资款8500元,日后归还。后来,董外出打工,每次回到太和,均向胡催要欠款,但胡都未还款。20多年过去,董心中郁郁不平,无奈之下,将胡告上法庭,并多次上访,他和胡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2023年8月,太和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正式立卷,对这起案件进行诉前调解。调解室内,董和胡面对面坐下,在调解员孙魁然的主持下,讲事实、吐心声。董坚持要回自己的劳动报酬以及20多年的利息,胡则表示自己当初已经归还了一部分,且董已经从饭店拿了一部分实物冲抵。双方各执一词,一时间互不相让。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双方的矛盾点在于归还的金额数额,不如大家今天把话说开。”孙魁然为两位当事人说理讲法,从各个方面加以分析,渐渐稳定了双方情绪。最后,董和胡二人各让一步,胡归还董8000元,双方握手言和,一桩持续了20多年的经济纠纷就此画上句号。

“调解绝不是和稀泥。依法、合情,才能打动人心,说通道理。”孙魁然说,依法调解是人民调解的基本准则,但也有很多时候,群众的“一口气”才是矛盾根源,把话说开了,顺了气,很多矛盾就能解决。“这也是我们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力求让群众只进一扇门,纠纷全调解。”

6年成功调解矛盾562次

在太和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像董这样通过化解矛盾解开心结的事并不是个例。

9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太和县城关镇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楼栋外墙上,三行大字格外醒目:“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为民服务的平台”“群众说话的地方”。

中心第一个房间是调解接待室,类似医院前台的问诊、分诊,工作人员根据来访群众的诉求,将其精准引导至不同的工作室或调解室,再由专职调解员“对症下药”,开出“药方”,提供“点单式”调解服务。

太和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主任付恒超介绍,目前,中心聘请退休法官、警察、行业专家等12人担任县级专职人民调解员,并在全县各行业各领域选聘法律专家、部门业务骨干、行业技术人才、调解能手或其他热心人民调解事业,且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士,经审查合格后,纳入太和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人才库,并颁发聘任书,聘任期为3年。

矛盾调解中心,到底有啥作用?付恒超告诉记者,这是大多数人必问的问题,也是纠纷调解中心存在的意义。

“以往群众‘找说法’,即便是法院、公安、司法等处理矛盾纠纷最多的部门,也常常是单线调解、分头处置。一方面时间长,容易造成推诿扯皮;另一方面有时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来回跑,群众怨气积攒,小矛盾容易演变成大问题。”付恒超介绍,在太和县矛盾调解中心,群众反映的事项,不管是什么性质类型、涉及多少个部门,都能在中心找到说法”,实现只进“一扇门”,矛盾纠纷全调解。

6年来,太和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直接回复或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62件(次),引导进入司法程序122件,调结组卷归档254件。矛盾的“死结”变成了顺心“活扣”,让群众感受到贴心暖心细心的服务。

矛盾早化解 小事不出村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记者了解到,目前,太和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已经构建起三级调解组织。县级层面,成立了“太和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委员会”,在其领导下,由县调处中心负责协调督导乡镇调处中心、县直成员单位调解室和各专业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在乡镇层面,结合全县乡(镇)、村(社区)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全县31个乡镇(开发区)以及所辖村(社区)均成立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了县域范围“全覆盖”,专职调解员数量上千人。

在太和县城关镇关北社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宽敞明亮的房间布置得宛如一个“微型法庭”。不久前,关北社区一小区业主和物业因车位问题爆发矛盾,一度不可调和。社区党总支书记姜锦秀得知情况后,将小区业主代表和物业人员邀请到矛盾调解中心,由专职调解员周海林为双方说理。周海林抽丝剥茧,耐心讲情讲法,稳定了当事人情绪,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解开了心结。

“我们社区有4万多人,还有一部分属于城中村,鸡毛蒜皮的小纠纷时有发生。”周海林告诉记者,在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指导下,2022年,社区成立了矛盾调解中心,邀请社区内“五老”担当专职调解员,目前已成功调处化解邻里纠纷、征地补偿纠纷等10余起,实现了矛盾就地化解,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实践证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矛盾调处网络,横向部门打通,纵向县、乡、村联动,对调处疑难纠纷最有效。”付恒超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改进方式方法,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尽力化解纠纷矛盾,做到“矛盾早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终结在县级”,助力平安太和建设。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