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宁国:“林间调解员”助力基层治理 打造美丽乡村新“枫”景

2024-01-16  来源:安徽长安网

南极乡作为中国山核桃第一乡,全乡山场总面积近16.5万亩,其中山核桃种植面积9.6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7.8%,山林土地纠纷一直是南极乡矛盾纠纷的重点。近年来,南极乡引导群众整合山场资源,积极开展“小山变大山”改革。南极乡综治中心也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传承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开展“林间调解员”模式,在“小山变大山”改革中挖掘基层治理带头人,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为林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发掘群众“贴心人”

作为南极乡的主导产业,山核桃产业的发展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山林纠纷作为每年纠纷的主要类型,约占总体纠纷数的70%以上。每年山核桃除草、下网、采收等季节,都是山林纠纷的高发时期。又因山林纠纷常常涉及多户山场,涉及分山、划界、插花等各类问题,解决起来较为复杂,通常一起纠纷需要走访当事人、村民组长、村干部等多名知情人,才能依据现状进行化解。

今年7月,乡综治中心接到一起群众反映的山界及山核桃权属纠纷,双方对山界划定及山界附近的3株山核桃树的权属问题争执不下。综治中心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遇到了梅村村桥头村民组的老党员、桥头组“小山变大山”领导组组长凌齐明,他说:“这两户情况我很了解,我来做他们工作,刚好我们正在推行山场整合,他们俩的山场相邻又分散,山场合并,更利于管理,这点纠纷不成问题”在凌齐明的多次上门走访中,纠纷双方不仅就山界和山核桃权属达成了一致,还主动加入“小山变大山”的改革,将双方山场互换,整合管理。这样不仅纠纷化解了,更为山核桃的规模化管理提供了新途径。

像凌齐明这样的老党员、老村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不仅思想觉悟高、情况了解清、在当地有威望有人脉,更有着强烈的地缘和亲缘优势。南极乡在一次次纠纷化解中,不断发掘这样的群众“贴心人”,通过聘请、表彰、激励等方式吸引老党员、离退休村干部、老队长等人加入基层治理队伍,充实基层调解的力量,助力纠纷化解。

队伍组建,编织林间“调解网”

南极乡不断探索创新涉林涉农纠纷调解方式方法,结合现有的“乡—村—组—户”四级网格化体系,通过双向互选的方式挑选有能力、愿干事、敢说话、讲公道的人加入“林间调解员”队伍,打造一支林业纠纷的专项调解队伍,着力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推动完善“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调解组织网络建设。

截至目前,南极乡在全乡5个村共打造5支共计48人的“林间调解员”队伍,这些队伍由村干部、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等人组成,在林业站、综治、司法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将调解现场放到山林间、田地头、院落里,让调解更接地气。

随着南极乡的“小山变大山”改革进程加快,参与山场整合的村民组和个人越来越多,伴随碎片山场的整合,随之而来的是纠纷的大量涌现和升级。在纠纷爆发初期,“林间调解员”就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并对纠纷进行调和,针对纠纷当事人山场整合存在的问题、与他人产生的矛盾等提出解决方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确实难以化解的纠纷再交由乡政府进行联合调解,此举极大地提高了调解效率、降低了矛盾上行的风险。

“林间调解员”队伍成立以来,共化解纠纷28起,提供纠纷线索34起,有效地实现了矛盾的化早、化小,为林农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平台搭建,打造乡村“解忧站”

南极乡在开展“小山变大山”的过程中,不断发掘群众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党员带头、骨干参与、群众自治的“林间调解员”基层治理道路。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打造群众议事平台,南极乡以“小山变大山”村民座谈会为切入口,搭建“小院议事厅”“板凳夜谈会”等议事平台,通过平台开展民意征集、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群众商议等,给群众更多参与自治的机会,有效通达社情民意、协调各方利益、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矛盾纠纷,释放了群众自治活力,构建多元参与基层治理的良好态势。

2023年以来,南极乡立足林业大乡实际,以“林间调解员”队伍为抓手,以“小院议事厅”“板凳夜谈会”为平台,着力探索“调解+基层治理”新模式,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目前南极乡已将48名“林间调解员”全部纳入调解员培养队伍,让网格员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即调处、遇到即化解”的工作目标,逐步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南极乡将进一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升治理效能,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创新山林、邻里议事矛盾调处化解品牌,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底色。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