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交警将“和为贵 让三尺”理念落实于“行”

2024-01-31  来源:安徽法治报

本报讯(通讯员 黄永武 袁丙乔)近年来,桐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为做好新时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以“六尺巷”品牌为文化宣传载体,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合作的方式开展交通安全文化示范创建及宣传活动。桐城交警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针对不同群体通过面对面宣传、点对点释疑,以案例说法的形式,将六尺巷“谦和、文明、礼让”精神深入到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心中,将“和为贵 让三尺”理念体现在日常交通出行中,让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感觉到“心更宽路更畅”,出行时都能做到“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

部门合作协同发力,打造新时期交通安全宣传文化。该大队坚持在传统纸媒与电视宣传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运用“两微一端一抖”新媒体发布专题宣传片、知识小视频、交通事故案例等内容,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群众尤其是“一老一小”的交通安全意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安全观念。同时积极与宣传部、文明办、乡村振兴局、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齐心协作,全力打造新时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目前市文明办已将文明交通纳入精神文明考评细则,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对文明交通高度重视,有专人负责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与乡村振兴局合作,在每个乡镇人员集中或车流量大的地方建立含有六尺巷“文明礼让精神”交通安全元素的文体墙或文化长廊,从城区到农村处处营造文明礼让的良好交通出行习惯。与文化和旅游局合作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交通安全宣传作品,通过送戏或送影下乡方式,将交通安全文化送到群众身边,让文明交通融入每一次出行中。

依托三个载体,实现“三宣”高效警示。依托三个宣传载体,拓宽宣传广度,营造浓厚氛围。通过调研,在文昌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建成交通安全宣传主题公园,该主题公园集知识性、趣味性、警示性为一体,分为交通法规知识栏、交通标志标牌、“一盔一带”、“酒后驾车”、事故案例、卡通交警、“122交通安全日”等内容,成为市民一个网红打卡点,每天有大量市民进园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交通法规知识、观看交通事故案例、了解交通标志标识,不断提升自身安全意识。依托国省道沿线,突出重点群体“常态宣”。交警大队联合各镇(街)、村(社区)聚焦农村地区尤其是国省道沿线、“一老一小”和务工务农等重点群体,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讲和“六个有”宣传。通过观看交通安全视频、观看事故展板、发放宣传传单、面对面释疑答问的方式,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讲解。会同交通、教育部门到所辖区客货运企业、学校,根据不同职业特点、年龄段的实际,针对性开展交通安全普及。在206国道、231省道沿线、高速公路出入口、高架桥梁及村主要出入口漆画宣传标语800余处,加强主题宣传和预警提示,广泛宣传安全行车乘车常识。在城区主要红绿灯路口设置“文明礼让六尺,交通安全十分”“和为贵知进退,文明礼让道路宽”“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标牌60余块,进行宣传警示。

依托媒介平台,强化宣传警示“曝光宣”。交警大队、文明办、融媒体等部门联合行动,对闯红灯、不戴安全头盔、酒驾醉驾以及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公开曝光和抄告。目前已曝光行人闯红灯等违法10期200人次,抄告公职人员不戴安全头盔2期40人次。对被抄告的公职人员,所在单位都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教育、通报等处理。将60余处发生过亡人事故的路段报请支队、总队录入道路交通态势监测服务平台,对接高德、百度导航,在外地车辆行经事故多发路段时,导航自动语音提醒。

“空中地面墙体”立体宣传,联合社会力量全覆盖。为让群众多角度多维度学到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交通安全出行要求,交警大队利用各村(社区)喇叭,在早、中、晚等重点时段,播放交通安全宣传音频,没有大喇叭的,利用各村车载音响流动播放;交警利用警用车辆上的大喇叭,在执勤执法、路面巡逻中,循环播报交通安全常识;利用小区、商场、广场、饭店、村社区以及交警岗亭、基层所队电子显示屏开展“亮屏”行动,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字幕;协调三大运营商,发送提醒短信8.5万条,提醒客货运、危化品及外地入桐驾驶人安全谨慎驾驶;与电子屏广告公司合作,在4个大型室外电子屏和16个小区262个电梯电子屏上播放“一盔一带”“酒后不驾车”“文明礼让”等文明出行公益片。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