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时评丨治理校园霸凌,还有多少短板需补齐?

2024-03-20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近日,一起初中生霸凌事件上了热搜,引起舆论关注。该事件中,3名初中生被曝对一名同学实施霸凌,涉嫌将其杀害并掩埋。目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司法机关将对犯罪行为依法予以惩处。

校园霸凌事件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深深植根于教育、家庭、法律等多重环节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管理的松懈、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以及社会对霸凌行为的麻木或宽容,都在一定程度上为霸凌现象提供了滋生土壤。

家庭教育的缺位是重要源头。部分家长对子女品德教育的忽视,或是溺爱导致的规则意识淡薄,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尊重他人和遵守社会规范的基本认知,容易表现出对他人的冷漠与欺凌行为。

学校管理的松懈,一方面表现在校方对校园霸凌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相关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对霸凌行为的发现和制止滞后。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由于课业压力大,精力分散,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不够敏感,使得校园霸凌得以隐匿和发展。

很多时候,学校对霸凌者的处理,仅仅停留在口头批评、警告处分,甚至是象征性的惩罚,无异于隔靴搔痒,无法真正阻止霸凌现象。

整治校园霸凌,法律的硬核角色不可或缺。近几年,数起校园霸凌事件令人震惊。对霸凌实施者,不能“罚酒三杯”“家长领回去好好教育”就了事,应视情节追究法律责任。

各方呼吁下,我国逐步加大立法力度。《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均对防治校园暴力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有些社会舆论和部分司法实践中,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可能会倾向于从轻处理,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施暴者,导致他们对行为后果的认识不足,未能有效阻止校园霸凌现象。

法律有明确规定,即使是未成年人,如果其行为达到犯罪的程度,也应该依法承担责任。不过,具体在年龄界限划分、罪责承担等方面,国际国内法律界存有一定争议。如何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与维护社会公正之间寻找平衡,是法律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在法律层面,对未满14周岁、涉嫌刑事犯罪的青少年的教育矫治,尚存在制度空白,亟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即使达不到承担法律责任的年纪,也应当有相应的惩戒手段去约束,而不是让“未成年”成为免责挡箭牌。正如医院不能没有儿科一样,司法体系中也应该有健全的“法治儿科”,对罪错少年进行更好的教养感化。

校园霸凌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绝非小事。无数案例表明,受害者的心理创伤可能伴随一生。有的孩子可能因此丧失自信,产生严重的自我否定情绪,影响学业进步和人际关系建立;有的孩子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甚至影响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适应能力。校园霸凌的后果并不仅仅是短暂的痛苦,而是可能变成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隐形枷锁。

法律应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确保他们在受到侵害后,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援助和合理的赔偿,让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更要强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后的教育矫治,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引导施暴者认识错误、改正行为,从而真正回归社会。

整治校园霸凌,除了对作恶者严惩不贷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家庭要担起第一道防线的责任,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学校则需强化德育工作,提升教师识别、干预霸凌行为的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机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霸凌及其危害性,通过鲜活的案例,警示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做欺凌的霸者,也不做软弱的羔羊、冷漠的旁观者,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

校园霸凌不是一道无解题。正如电视剧《黑暗荣耀》中的一句台词,“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后面,永远都在前方,人生就是这样。”

( 李 戈)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