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镇,铜陵市铜官区的唯一乡镇,西湖新区的主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时代浪潮的快速发展,征迁、物业管理、土地纠纷等一项项难题被一一化解,行政村、小社区、大社区,不同业态的基层组织交织在一起,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西湖特色的社会治理“五线”工作法。
民情在一线掌握
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西湖镇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村居、村居两委干部联系小组制度。按照“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的要求,用心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多措并举解群众所思、化群众所急,用脚步搭建干群“连心桥”。全面推行“三开三进”工作法,通过开门议事、开门走访、开门活动的方式,走进群众中去协调管理,走进群众中去解决问题,走进群众中去宣传政策,发挥党群“连心桥”作用,使群众的愁事、急事、难事有人管。
“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倾情调解,不但解决了我们的遗产纠纷,也让我们兄弟恢复了往日的情谊。”通过村干部对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新圩村妥善化解了一起家庭矛盾纠纷,村民崔某来到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向村调委会表示感谢。
据悉,新圩村村民崔某因母亲去世,与兄弟间的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纠纷,造成兄弟关系紧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家庭矛盾纠纷。村调委会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走访观察、与当事方交流谈心,了解了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为此,西湖镇新圩村召开了专题调解会,邀请了法律工作者担任调解专家,就法理情理对当事双方进行了调解。最终,在村调委会劝解下,崔某同意将母亲土地遗产与兄弟姊妹平分,并当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该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关切在一线回应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大事连着的是民生,小事连着的是民心。镇村两级干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诉求,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呼声,对标民生服务的短板,在实施小区提升改造、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等过程中,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该镇多处回迁安置小区因年久失修等原因存在诸多“顽疾”,外墙保温层脱落、消防通道堵塞、停车位不够用、电瓶车充电难等等,一直以来既是居民群众的“烦心事”,更是镇里、村居的“心头事”。为此,西湖镇坚持“把最难解决的事一件件办好”,改造提升期间,多次组织群众议事协商,优化方案,第一时间回应居民疑问、争取居民理解,小区居民逐渐从质疑到理解、从不配合到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小区环境整治提升的“主人翁”。
矛盾在一线化解
镇村干部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五线”工作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和预防研判预警机制,集中精力解决事关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创建“5+1”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由村“两委”调处、司法调处、法庭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和党政联合调处“五方”化解矛盾,由1名受聘法律顾问局外调解和提供法律援助。
朝山村的陶某一家因为股份红利分配问题,相互谩骂、相互拉扯,直至无法沟通,并向法院提起诉讼,村委会在及时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村调解委员会成员上门调解,不仅向其五个子女宣传了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还积极引导他们充分考虑到家庭的和睦团结。在村委会的引导下,五个子女决定坐下来进行协商,充分讨论了彼此的意见和需求,并尝试找到一个既能满足各自需求,又能维护家庭和睦的解决方案。最终,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遗产继承。
资源在一线整合
资源整合就是资源优势互补,合理配置的价值大于资源叠加。回迁安置之后,农民“洗脚进城”,但是许多事情第一时间总是习惯找村里。在栖凤社区为民服务大厅,一半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半是联合村的两委干部,老百姓来到服务大厅之后,根据问题类型,直接一站式办理,用“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工作成效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跑为一次跑、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的三变为目标,让办事群众有人接待、有人办理、有人回复,带着期望来、高高兴兴走。
家住西湖春晓的张大爷前往栖凤社区反映39栋一单元楼梯口堆积的杂物堆满了地下室,挡住了水表,并且妨碍通行,要求处理。社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核实后,会同联合村一起组织物业对杂物进行了清理,同时村干部还和住户拉拉家常,说说邻里关系,用更暖心的举动改变了过去生硬的单打独斗。
民心在一线凝聚
真心服务群众是赢得民心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镇村干部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真心为民办实事,做好为民服务工作。
立新社区幸福家园小区业主因对房屋质量不满,很长一段时间拒交物业费,导致小区物业陷入瘫痪。社区经过摸排、沟通、分析后,第一时间召开业主会议,商讨解决方案,在业主的支持下由社区出面公开招标选聘了一家二级物业企业进驻服务,同时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投入20多万元,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修补了道路,修剪了绿化,安装了监控设备,增加了居民活动场所。此事在居民中反响很大,社会效果很好。
西湖镇坚持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工作理念、方法和载体,注重抓源头治未病,一个个基层矛盾被及时发现,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安居乐业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平安铜陵之基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