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六安市律协出台《六安市律师协会关于促进会员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从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内容、统计方式和标准、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规范。
《规则》明确律协相关服务内容,鼓励、引导律师为残疾人、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企业合规服务中心等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行动,协助党政机关开展信访接待、涉法涉诉案件化解等工作,提供公益性律师调解服务,参与民营企业“法治体检”、送法进万企等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公益服务等。
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律师在执业考核当年度填报服务信息,根据《公益法律服务工作量换算表》统计换算,每名律师每执业考核年度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工作量不少于50小时。其中,参加市律师协会、各县(区)律协联络组等发起的公益法律服务时长不低于8小时。律师每执业考核年度超过50小时的公益法律服务工作量可折抵当年度培训课时。
此外,《规则》还明确了相关工作的激励措施。切实要求党员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的律师等应当在公益法律服务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将每年度公益法律服务排名情况,作为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候选人,以及评先评优等各类活动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排名靠前的律师,通过有关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