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法院:“绿色司法”守望淮河两岸碧水蓝天

2024-09-14  来源:安徽法治报

□本报通讯员 王文

阜南县辖有28个乡镇174万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资源丰富,在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天更蓝、水更清,承载着阜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期盼。近年来,阜南县人民法院始终秉承绿色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和多元治理,全力守护好阜南的碧水蓝天。

案件审判“严”起来 共筑司法屏障

非法捕捞和破坏耕地,都会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危害,该院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惩戒、震慑、预防功能,依法审判生态环境保护案件,严惩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狩猎罪、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类犯罪。2023年,该院办理涉环境资源案件194件,其中刑事案件18件、非法捕捞水产品罪11件、非法狩猎罪4件、非法采矿罪2件、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1件;民事案件132件,涉土地租赁合同纠纷122件、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10件;行政案件44件,涉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非诉审查案件32件、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11件、行政公益诉讼1件,为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

惩防兼治“联”起来 共护司法生态

阜南法院坚持打击和修复并重,积极构建刑事制裁、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有机衔接的环境修复制度,自2022年以来,该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39件,其中12件涉及生态环境修复。淮河阜南段系淮河阜阳段橄榄蛏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2020年3月1日发布了《全面禁渔通告》。在2023年审理的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中,被告三人违反保护水产资源相关规定,在禁渔期内,禁渔河段,使用禁用渔具,非法捕捞水产品,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该院在王家坝镇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以等值人工增殖放流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赔偿。

区域协作“融”起来 共建司法合力

阜南县地处淮河流域核心区位,防汛位置重要、生态资源丰富,蒙洼蓄洪区主要包括王家坝镇、曹集镇、老观乡、郜台乡、中岗镇5个乡镇,该区域案件数量多、类型复杂、影响范围大。为了更好服务保障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功能提升,该院积极探索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模式,通过多种方式严厉打击破坏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行为。2024年6月,该院曹集法庭公开巡回审理了一起涉环境资源类案件并当庭宣判,邀请了部分淮河流域巡河员参与旁听庭审,不仅向公众展示了司法保护环境的担当,也助推了环资审判“三审合一”新模式的形成。同时,基于阜南县王家坝闸及蓄洪区区位优势,该院汲取王家坝精神的核心内涵,将“法治+生态+解纷”相融合,着力推进王家坝基层法庭建设工作,积极创建“刑事+民事+行政”三位一体的人民法庭,着力打造特色审判品牌,为阜南绿水青山筑牢司法“堤坝”。

普法宣传“活”起来 共促司法和谐

加大巡回审判力度,通过就地开庭审判扩大普法宣传面,并结合各区域特点,常态化开展环资审判进乡村等,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受益一方”的社会效果。坚持以案释法,积极响应宣传首个“全国生态日”,在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辟“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专栏,发布典型案例5期,开设“六五”环境日专辑,通过拍摄环境保护短视频在《南小法·大讲堂》专栏发布,警醒广大群众提高环保意识。举办特色活动,积极回应群众环境资源司法需求,通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举办主题绘画展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和志愿服务,合力打出巡回法庭、庭审教育、普法宣传等“组合拳”,营造保护生态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