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攫取高额利润,先将成箱的牛奶装上车,然后把车厢的最后一排用香蕉等水果作掩饰,伪装成可以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鲜活农产品。三年多时间,这支由52人组成的车队偷逃高速通行费8000余次,涉案金额高达340余万元。
为提高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更好地解决群众“菜篮子”供应问题,我国实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这些车辆被称为“绿通车”,不仅有优先通行的待遇,还可享受免收过路费。
2020年,货车司机胡某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偶然间看见一辆标有“绿色食品”字样的大货车在接受检查,查验人员将车厢上的盖布掀开一角,查看最后一排货物就放行了。
胡某“灵光一现”:在普通货车最后一排装上蔬菜瓜果,不就能伪装成“绿通车”了吗?想想自己常年装运奶制品从马鞍山送至上海,单趟就要300多元过路费,长此以往能“节省”一笔不少的费用,于是便萌生伪装“绿通车”,钻免收高速通行费的空子。随后,胡某将香蕉装入自己驾驶的大货车车厢的最后一排,没想到顺利通过了检查,第一次成功偷逃了通行费。
尝到甜头的胡某通过搜索大货车司机手机号、找朋友介绍等方式,寻找“志同道合”的司机。他先后伙同犯罪嫌疑人刘某、赵某等6人,购买了8辆冷链货车。为使非法利益最大化,7人又聘用其他驾驶员帮助驾驶冷链货车骗取高速通行费,为此还共同建立了一套合作关系,没有车的驾驶员每月可额外多领取3000元的“好处费”。不到半年,胡某结识的司机纷纷效仿,车队发展壮大,逃费货车达40多辆。
马鞍山本地不产香蕉这类农副产品,为何高频次将货物送至上海?2023年8月,胡某车队屡次伪装“绿通车”的行为引起了收费站人员的注意,并随即报警。马鞍山高新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与采石矶收费站取得联系,梳理了近几年在收费站申请“绿色通道”的车辆。根据初步调查掌握的情况,民警发现该案绝非偶然,极可能存在一个犯罪团伙。高新公安分局随即成立专案组,并先后辗转多个省份调取了上万条高速收费数据。
2023年9月20日,根据前期追踪研判,民警在收费站当场抓获正在驾车企图通过“绿色通道”的车队负责人胡某,在车厢内查获伪装货物香蕉16箱、牛奶制品500余箱。
胡某落网后,马鞍山警方连夜梳理案情,奔赴甘肃、江西、江苏等多地,敦促、抓捕涉案人员。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剩余51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经查,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胡某伙同其余犯罪嫌疑人组成车队,长时间以虚假的事实,用假冒“绿通”产品获得免费放行的方式,骗取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获取巨额利益,共计8000余次,犯罪金额合计340余万元,涉嫌诈骗罪。
据悉,9月24日,本案中的52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移送检察院,诉讼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今年8月底,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对首批15名嫌疑人进行一审判决,判处主犯胡某有期徒刑四年半并处罚金十万元,其余人员被判处缓刑并处罚金几千至数万元不等。
记者 刘明培 通讯员 吴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