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铜陵市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理念,以前端实质解纷为重点,切实优化解纷机制,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谈心解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期
“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也达不成调解,感谢你们的努力。”这是铜官区官塘社区“谈心解纷”志愿调解员收到的一条微信信息。表达感谢的人是一起邻里纠纷的当事人丁某,因与邻居空调外机位被占用一事闹得不可开交,官塘社区综治中心收到纠纷线索后,第一时间派单给就近的“谈心解纷”志愿调解员。为妥善化解纠纷,杜绝滋生同类矛盾纠纷,社区综治中心采用“难事联合调”工作办法,由“谈心解纷”志愿调解员联合民警、法官、律师,先后开展两轮线下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意见,并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
“谈心解纷”是官塘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市“铜心解纷”平台建设建立的社区“谈心解纷”机制。社区成立了22个由网格支部书记为组长,老党员、网格员等为成员组成的“民情小组”,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日常在小区广场、楼道口等居民休闲聚集的地方,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发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就地化解,未化解的及时上报社区综治中心。“家中几口人?孩子在身边吗?邻里关系处得还好吧?”在谈笑风生中拉近距离,在家长里短间体察民情。
今年以来,“谈心解纷”工作小组先后将47件小区邻里和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期。
“爱邻联盟”聚焦婚恋特色调解服务
“若不是你们调解,我户口本一办,婚可就离了。”居民张某感慨不已,和妻子一起对调解员连声道谢。上面的一幕就发生在铜陵市铜官区新城办柳园社区的“爱邻联盟”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
“爱邻联盟”是铜官区柳园社区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的金字招牌,近年来,为积极探索推进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扎实推动婚俗改革工作落实落细,铜官区新城办柳园社区创新开展婚姻家庭服务项目,全力打造“爱邻联盟”特色婚调服务。“在工作中,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并兼具社区特色的方法,尤其注重发挥女性调解优势,动员辖区广场舞大妈、党员志愿者等群众力量,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楼栋长为骨干的微信群,形成‘一楼一长一群’的小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柳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古琴表示,两年来,“爱邻联盟”共调解各类婚恋家庭邻里物业纠纷1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88%,先后获得了铜陵市巾帼文明岗、省巾帼志愿服务优秀社区、省首批“皖家平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示范室等诸多荣誉。
“屋场会”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场所
为落实“一改两为”会议精神,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义安区西联镇探索创新“屋场会”举措,把办公室、会议室搬到屋场、田间地头等村民聚集地,与百姓一起讲政策、拉家常、听实情、议事情,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解决群众矛盾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
“屋场会”改变了以往开会“一言堂”、沟通“键对键”的联系服务群众方式,让群众多了提建议的渠道,又让干部直接倾听群众的心里话,更加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困难和问题,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截至目前,西联镇共召开“屋场会”92次,现场协调解决矛盾98个,宣传惠农政策500余次,帮助申请各类惠农补贴资金835万元。
下一步,铜陵市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解锁基层治理的平安“密码”,形成整合多方资源、快速反应、化解矛盾的高效工作格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平安建设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毛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