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连日来,无为市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该市以开展“执法司法创优年”活动为契机,以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强化推动重点民生实事建设,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努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全面打造过硬政法铁军,为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强政法保障。据悉,该市2023年再次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市区)称号。
坚持政治引领 不断凝心铸魂
无为市政法机关坚持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项巡察要求,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同时,组织开展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严格执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坚决捍卫政法队伍忠诚纯洁可靠的政治本色。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奋力推进无为政法工作现代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无为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压实维稳责任 营造稳定环境
无为政法机关将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作为“头等大事”紧抓不放。构筑四级保障体系,压实稳控包保责任,不断健全维稳安保指挥部“3+X”指挥调度体系,切实做到情报共享、信息互通,共同做好人员稳控和事项化解工作。以“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为依托,推动警情高效闭环处置和违法犯罪快速打击。扎实开展“清朗”“昆仑”“清源断流”等专项行动,严打网络诈骗、侵财性、黄赌毒、食药环知森等违法犯罪。按照功能定位科学化、运行机制高效化、基本设施标准化、组织机构实体化、网格管理精细化、工作手段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完善综治中心配套设施,规范工作流程,健全运行机制,拓展功能作用。督促各镇高标准建设综治中心,配齐配全专职工作人员,健全工作制度。
目前,无为市已完成集社会治理指挥、矛盾调处化解、社会心理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于一体的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合社会视频资源2000路,有效实现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
践行“枫桥经验” 提升治理水平
近年来,无为市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牢底线思维,一体推进平安无为建设。制定《无为市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参与度“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两大一防”工作。选派537名民警辅警包保全市276个村(居),达到“一村两警”,全量化排查矛盾纠纷和各类风险隐患。今年以来,无为市公安局抽调警力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工作,逐村逐户走访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各镇、村调委会共排查化解大小矛盾纠纷4338件,成功化解4281件,化解率达98.69%。
以争创全国“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现场调解、判后回访、普法宣传等活动;结合本市实际打造6个“枫桥式”综治中心,对因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经济纠纷等导致心态失衡的人员,及时登记建立台账,同镇、村等其他部门做好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工作,严防因矛盾纠纷激化形成现实危害,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此外,选派133名政法干警担任全市所有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实现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推进法治建设 服务发展大局
近年来,无为市建立群众诉求感应月报告机制,不断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让法律法规“到群众中去”,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来”,广泛征求辖区群众意见。“众人事众人商量”成为该市法治、自治的生动写照。
为破解投诉难题,畅通企业投诉举报渠道,无为市委政法委定期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暨政法联席会,认真听取企业涉法涉诉问题诉求。建立企业问题投诉平台,例如:“有来有往”安心服务,畅通“线上+线下”24小时涉商涉企纠纷受理等,促使企业维权服务平台信息渠道多样化;建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工作台账,有效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切实提升司法服务质效。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在法律框架下规范经营,降低企业因违法违规造成纠纷隐患。
今年以来,重复警情同比下降59.34%。推动“前台”群众接待与“后台”司法办案深度融合,组织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律师等常态化开展简易听证、上门听证56次。开展“检察蓝”助力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分别在无为市司法局、无为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挂牌设立“为民而行”民事支持起诉联络点,办理农民工支持起诉案件49件。
无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立表示:“平安和谐,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我们将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不断投身新的实践,探索创新更多的无为模式和无为品牌,用实‘平安指数’运行机制,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无为、法治无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