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区检察院聚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综合履职,以高质效办案做好“检护民生”答卷。
借力数据赋能,拓展线索来源。依托“公益护水”大数据法律监督,归集、碰撞辖区重点用水企业名单、水利部门颁发的取水许可证、企业产值、企业用水量,发现多家企业无证取水监督线索。结合线索,该院组织开展地下水使用专项排查活动,通过调取台账、现场勘验等方式摸排企业30余家,发现多家企业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凿井取用地下水用于生产经营等情形。检察机关联合水利部门、属地政府召开圆桌会议,开展专项整治,督促查封3口钻井、4家企业办理取水许可证、21家企业规范取水、用水,依法保护水资源。
密切内外联动,凝聚治水合力。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形成治水行政监管与法律监督合力。持续落实河湖长制生态检察官工作机制,对违规排污、占用河道、危害水利设施等突出问题,推动相关主管机关依法履职、主动治理。截至目前,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6件,参与常态化巡河20余次,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清理河道垃圾10余处、河道周边养殖2处,拆除违规搭建4处,保护水源地3处。
做实惩治与修复,推进综合治理。构建“刑事打击+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法治宣教”四位一体的办案模式,完善内部线索移送机制,依法打击涉水刑事犯罪,注重从刑事犯罪中发现公益诉讼线索。办理非法采矿刑事案件3件,破坏渔业资源、水域生态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件,督促一被告承担增殖放流修复责任,在淠河流域投放鱼苗千余斤,结合现场增殖放流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推动形成全民参与水生态治理的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