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法院:小案不小办 护佑大民生

2024-11-21  来源:法治安徽网

谯城区人民法院将司法审判工作作为一项“守心”的工作,秉持“小案不小办”工作理念,真情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考虑,以办好“小案件”护佑“大民生”、服务“大发展”,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参与诉讼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将这项“守心”的工作做深做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小案件 大民生

“法官,下欠工钱今天收到了,多亏了你们的强制执行,太感谢了!”近日,卞某某来到谯城法院十九里法庭,向执行法官表示感谢,并当庭书写撤案申请书。

该案的顺利执结,是谯城法院在各人民法庭推行“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的缩影。

在卞某某和王某某劳务合同纠纷一案中,谯城法院十九里法庭调解员为双方主持达成诉前调解协议,协议内容为王某某于2024年6月20日前支付卞某某欠款9000元。调解协议生效后,王某某在支付4000元后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下欠工资5000元,卞某某于今年7月18日向十九里法庭申请强制执行。

十九里法庭受理该案后,执行法官一方面通过线上查询被执行人财产情况,另一方面电话联系被执行人,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严重后果,督促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王某某迫于执行压力,于7月26日上午主动联系卞某某,将下欠的5000元工资通过微信转账方式转给了卞某某。

近年来,谯城法院积极倡导“小案不小办”工作理念。“如今,在每一起‘小案’中,倾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已成为谯城法院法官们的普遍共识与行动,并深深融入到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个环节。”谯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韦潇轶说。

小案件 大治理

“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小案’,背后却深藏着社会治理的‘大问题’。”谯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秋菊说,“法官多走一小步,很可能会推进基层治理前进一大步。”

住宅小区是城市管理的微小细胞,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物业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物业纠纷与群众幸福感紧密相连。谯城法院积极探索物业纠纷“全链条”治理路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新谯城。

随着城市加速发展,物业纠纷逐年增多。2021年5月,谯城法院引入社会力量,聘请市物业管理协会为特邀调解组织,建立诉调对接联动机制,签订合作协议,对物业纠纷进行诉前调解。

张某是谯城区某小区的业主,购房装修后,因工作原因外出务工,过年才回来居住,一直未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多次与张某联系,催交物业费,张某以“抖音视频说未居住按照50%比例缴纳物业费”为由,只同意按照50%比例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不同意,将张某起诉至谯城法院。

谯城法院接到该起案件后,办案法官对案件进行了分析,决定和市物业管理协会调解员共同开展调解。“根据双方合同约定,物业企业已依照合同约定提供了物业服务,张某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物业服务费。但根据调查,张某虽对房屋进行装修,但实际上2023年才入住。”办案法官说。

最终,调解员提出一个调解方案,物业公司与张某对该方案都表示同意,张某现场履行了应交的物业费。

谯城法院持续加强与区司法局、街道社区等联动对接,充分发挥社区熟悉民情和法院专业调解的优势,促使多起物业纠纷就地化解、实质化解。积极对接社会各方解纷力量,不断扩大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朋友圈”。

今年前三季度,谯城法院联合亳州市物调委调解成功物业服务合同纠纷3387起,案件履行金额1141万余元,案件履行率100%。

“小案件”背后,映射着经济社会治理“大文章”。在“小案不小办”理念的带动下,谯城法院积极研判“小案”中潜藏的社会治理问题,通过制发司法建议等形式,及时堵塞社会管理漏洞。

谯城法院审管办主任颜景雷介绍,谯城法院始终坚持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将“小案”作为推动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狠抓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的制发。去年以来,谯城法院共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57份,涉及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规范买卖活动行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达到了“审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

小案件 大能量

妥善化解老人诉孙子孙媳返还房屋案,弘扬孝老爱亲的优秀传统文化;审结农民工讨薪案,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谯城法院高度重视“小案”在引领“大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近日,50名农民工的代表将一面印有“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的锦旗送到谯城法院执行局,感谢法院帮助他们要回了工资款。

这50位农民工系亳州某饮片厂员工,因工资被拖欠,遂向政府相关部门投诉。经约谈该饮片厂,负责人表示无力支付所欠工资,且相关资产已被法院查封。随后该政府部门向谯城法院发函,商请法院在处置饮片厂资产中,优先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

本着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谯城法院收函后高度重视,立即核实该饮片厂案件执行情况。经了解,该饮片厂由于长期经营不善,目前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恰逢法院在执行该饮片厂所涉追偿权纠纷一案时,执行账户尚余部分执行案款尚未发放。随后,执行法官立即联系申请人协调,经执行法官耐心沟通,在征得申请人同意后,谯城法院便利用该笔执行款清偿了工人工资。

“小案”虽小,却连接“大民生”。谯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韦潇轶表示,谯城法院将持续抓好“小案不小办”,坚持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小案”,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暖心、稳心、安心。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