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通讯员 王可海
“幸亏你们及时帮我止付,要不然3万元血汗钱就这样没有了!”12月3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公安局杭埠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根据紧急预警指令,发现辖区一科技企业员工正遭受虚假贷款诈骗,社区民警很快找到正在某信贷软件平台输入个人信息的刘女士。与此同时,案件办理队民警紧密配合,第一时间进行了快速止付操作,成功挽回群众的经济损失。
舒城县公安局杭埠派出所位于舒城县经济开发区杭埠园区内,辖区企业林立,人口结构复杂且流动性强。3年来,杭埠派出所以“三队一室”建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好警务机制与基层治理“先手棋”,走出一条具有区域性特色的高效警务运行模式,用实绩实效和人民满意检验派出所工作成效。
做实社区警务
如何化解涉企警情高发、社区警力不足等发展桎梏?2023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杭埠派出所招聘15名平均年龄30周岁的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警务队管理,工作时统一穿蓝色制服,安排在工业园区片、街道社区片、桑树店社区片,并吸纳外卖小哥、快递员等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构建起“警格+网络+N”的平安守望联盟共同体,实现社区民警辅警联系网格员,网格员联系特定行业群防群治力量,完善镇域人、事、物、单位、场所、行业等信息,构建企业圈、居民圈、商业圈、校园圈防控网格。
“我们还聘请了67岁的退休民警吴修富,与矛盾纠纷发生地的村干部、社区民警、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等组成联合调解力量,在该县成立首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老吴调解工作室’,实现从‘间隙走访’到‘长期驻扎’的转变。”杭埠派出所相关人员介绍说,同时,每个企业园区警务室安排1名民警、2名辅警及多名园区安保人员与企业志愿者共同参与治安管理,形成“1+2+N”园区警务模式,制定涵盖4个大项、6个具体小项的“园区警务清单”。
自社区警务队警务机制优化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30余起,信息采集及时率、准确率达98%,协助企业解决难题120余个,实现了警务效能提升、安全感满意度提高、警情数下降的局面。
做强案件办理
前不久,杭埠派出所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时,发现其中三名嫌疑人频繁在邻县活动,该所案件办理队民警立即将此情况通报给周边派出所,通过多地公安机关共同努力,迅速将违法嫌疑人抓获,并带破26起盗窃案件。
杭埠镇与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丰乐镇及庐江县郭河镇、同大镇接壤,五地公安机关自1992年便建立了警务协作、治安联防机制,“三县合力、共保平安”的联防宗旨,让案件办理事半功倍。
近年来,杭埠派出所案件办理队紧盯损害企业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件,确立“速破侵财案、精准打击、控案挽损、助力发展”的工作理念,紧抓治安复杂、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集中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深入分析辖区治安形势、规律特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切实形成严打高压态势,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做深交通管理
“如今企业周边交通秩序井然,我们的物流货运一路畅通。”辖区某大型企业运输部主管赵先生赞叹道。
杭埠派出所交通管理队以服务企业为导向,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周边交通流量的高峰低谷、拥堵节点等信息,科学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积极协调交通部门优化信号灯配时,开辟企业货运绿色通道。同时,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由企业实时反馈交通问题,交通管理队快速响应处置,积极构建“警企联动”工作法。
出警迅速、高效处置、公平正义,杭埠派出所交通管理队深耕为民为企道路交通警务,紧紧围绕农村地区“一老一小”、务工人员、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让文明出行蔚然成风。
智慧指挥中枢
“社区警务队A组同志请注意,某企业厂房内有员工发生矛盾,速去处置。”11月27日,杭埠派出所接到园区某企业报警,称两名员工因工作分配产生激烈争吵,综合指挥室凭借智能化信息系统等即时精准调度,3分钟后,民警抵达现场并制止争吵,经调解,双方现场和解并愿意协作配合。
“我们把综合指挥室当作派出所服务企业的智慧核心,发挥勤务调度、信息整合、智能研判等优势,快速处置涉企警情。”杭埠派出所所长黄波说。
以“警格+网格+N”为依托,利用“杭埠镇综合治理大数据平台”,综合指挥室推动指令直达、业务留痕,实现警务数据与网格数据共享,社区民警与综治网格员可直接通过各自平台互相推送信息。另外,给专职网格员配发移动平台终端,搭载“平安杭埠”App,具备线索上报、业务处理、素材上报、图传互动等功能,打造大数据赋能引领的网格警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