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春,中共党员,1999年9月参加工作,2014年10月由海军某部转业至马鞍山市当涂县公安局。现任马鞍山市当涂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指导员。从警以来,徐庆春受到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多次表彰奖励,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2021年度“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三等功1次。
抽丝剥茧 解密“无声证言”
揭示命案真相,守护法治阳光。这是每一名刑事技术工作者的职业本能和忠诚本色,也是徐庆春退伍不褪色、信仰再出发的生动写照。
28年前,当涂县辖区发生了一起杀人案。受侦查条件所限,28年来该案的侦办虽然从未停顿,但始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该案主侦民警,徐庆春始终坚信,只要有信心和恒心,凭借先进的技术一定能够找到尸源。2021年1月,当涂县公安局DNA实验室开始运行后,徐庆春几乎天天将自己“泡”在实验室里,无数次的试验后成功获得寻找尸源的线索。
为了印证尸源线索,他多次带队辗转河南省固始县和安徽省阜阳、亳州、淮南等地开展尸源线索核查。经过连续3个多月、100多天、超过1000人次的走访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5月底,最终确定了该案尸源。尸源确定给案件带来了希望,他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不漏过一条有价值线索,不放过一个可疑点,通过档案调阅、实地摸排、佐证分析等方法全面准确掌握排查了800余名关系人。2024年初,通过关键线索,4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落网,破获这起案件的同时破获了一起28年前抢劫杀人案。
至此,这两起尘封了28年的命案积案一举告破。
科技助力 厚植为民情怀
从警十年来,徐庆春同志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正义的坚执和对刑事技术的无限热忱,他以科技赋能传统刑事技术,搭建技战法模型,优化打击犯罪新路径,侦破命案积案7起;破获民生侵财案件200余起,为企业、群众挽回损失1000余万元;累计帮助20余名失散孤儿(最长失散时间长达65年)实现家庭团圆梦想……
2021年8月的一天,河南省发来一份协查:一位名叫杨某付的老人,自称60多年前在上海与家人走散,有线索指向杨某付系马鞍山市博望区一带人。据了解,60多年来杨某付老人四处打听亲人线索,贴过寻亲启事,找过电视节目组寻亲,但是一无所获,找到亲人成为老人迟暮之年最大的心愿。得知此情况后,徐庆春主动请缨,最终确认杨某付正是博望区村民甘某顺的亲弟弟。至此,这起失散时间长达65年的寻亲行动圆满结束,豫皖两地公安机关举行了隆重的认亲活动。
精益求精 深化改革创新
徐庆春同志顺应知识体系的更新,常态化、多渠道学习最新理论知识。学以致用,使得学习与工作形成互哺。他采集的基础信息工作成功被公安部鉴定中心选做科研课题项目,2023年9月成功配合完成该课题采样工作,为此公安部鉴定中心专门传真发文表扬。此外,关于命案积案侦破过程中的技战法,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案例报道被公安部鉴定中心编入2024年度《学科融合与数据赋能——法医DNA的创新与应用》论文集中。
刑侦尖兵,百炼成钢。军人的价值在于无私奉献,警察的信仰在于维护正义。徐庆春凭借着军人的铁血担当、警察的忠诚信仰,不放过一个疑点,不错过一次正义,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当涂平安,以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人民警察之歌。
(卫学超)